大爱无形――陶继新老师
大爱无形――陶继新老师
作者:刘敏         更新时间:2013-12-30

大爱无形

——陶继新老师

河北省徐水县巩固庄中学  刘敏

师不是老师,是山东省教育社总编辑、编审,中国教育报高级记者,但是,我却不由不称呼他为老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而老师所带给我的是一种生命的启迪。

都说:大象无形,大音息声。但是,我觉得老师的大爱同样是无形的。他对于我这样一个处在喧嚣、暴怒、彷徨中的人的帮助确实是无形的。

我曾经反复的问过我自己。我这样渺小的人物,而得到老师这样的无私的帮助。他到底为什么,这是商品经济社会中讲述商品等价交换、讲述价值原则的我,和接触太多的礼尚往来的我所困惑的,对于陶老师,我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何况我还曾经冲撞过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张萍校长的文章,而老师竟然让我提意见。对于陶老师的文章向来有意见,并且意见大多了的我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于是我的一篇文字就直接的砸向了陶老师和张萍校长。在那时我什么都没有想,只是觉得老师笔下都是辉煌的人物。对于我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的当下,还有这样纯美的人吗?

在这里我要岔开一笔——

于陶师在卢老师这里的帖子,尤其是写校长们的帖子。我一向是反感、和耿耿于怀的。这是在我一点儿也不了解陶老师人品的时候。可是,最近发生的一切却改变了我的对于人和生命宽度的看法。完全改变了我对于陶师和陶老师笔下的人物。

在安丘四中的时候,韩中玉校长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对于他敬佩的人,即使自己出钱,即使追着他也要报道,他不管这个人是否出名、是否有职权。只要他觉得值得报道,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对于教育充满热爱的人。但是,如果这个人很有权,或很出名,或很有钱,但是,不管怎样。他都是不会报道,即使出多少钱。

那时,我才懂得为什么老师笔下的人物都是那样的光辉灿烂,因为,老师是一路追寻美好而去的,是他在一路的挖掘美好然后提供给大家看得。他有时不远千里去找寻那献花盛开的地方的人物。

在山东,我接触到的山东人好像都认识老师,大家都叫陶老师为陶总。老师是在撒播一路爱的、真的、善的、美的种子。然后这样的种子会种植在大家的心中,然后生根发芽茁壮。老师在做着什么样的伟大的,但却是默默的事业。

人和人之间的心真是既会好远又会好近。有人相守一生心相背,有人一句问候就知道心灵对话的相通。

在我刚刚发出将要到安丘四中的帖子后,老师就给我一个问候和要我电话的短消息。我惊讶、疑惑、不解。即使有人和我打招呼,我也绝对想不到是老师。可是,后来。老师竟然真的打来了电话。并且说。如果不是已经安排好去太原的行程,就和我们一起去安丘四中。我当时(其实现在我也是不太明白)老师怎么会有这样宽广的胸怀,对于一个放肆冲撞过他的,并且没有一点儿利用价值的人这样的宽容?即使已经很有接触的现在。我也是难想像老师的胸怀到底有多么的宽广。

然后,老师就不断的问我我们的行程,问我到达的情况,等等。并且说很想陪我们到孔府看看,因为,老师对于孔府很有研究。并且老师要给我讲一讲儒、释、道等的内涵和真谛。我知道是我们喧嚣的心灵需要的平静的濡养。但是,老师怎么看出来的?

面对老师,我有太多的疑问。我怎么也想像不到人会有这样宽广的胸怀。但是,我却坚决的决定,一定要向陶老师学习。把我的爱撒播到我的周围,用老师感染给我的爱去爱我周围的,无论是爱我的还是恨我的,我都将准备爱他们。

可能我的感受和好多好多人的感觉是相同的。

上周五,老师又和我聊了有近一个小时。仿佛老师知道我的苦恼、我的困惑、我的对于教育的诸多的不解。总之。好像和陶老师有说不完的话,又解不完的愁苦。

我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个体。可是老师的话语却能够让我化解那条条的束缚。

大爱无形。

我试着用我渺小的智慧解读陶老师。老师的爱就像一双手,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人对于物质的,有形的东西的拥有,就像是一双手抓沙子一样,越是对于眼前的,微小的一如沙子样的利益抓的越紧,那么,最后看看自己的手上,留下的就越少,甚至是一无所获。但是,如果摊开自己的双手,摊的越开,那么手上的沙子,小利益就越多。即使是海风吹散手中的沙子,那么,你的手中却拥有了海阔天空,拥有了一份胸襟的宽朗。这可能就是老师的胸襟了。或者是更宽广的,只是我还没有想到。

老师在写他笔下的人物的时候,往往还是比较低调的,但是,因为他一路的寻找,才有了他笔下的光辉。

老师一路吃着烤地瓜从太原回到的济南。

老师太厚重、博大。我深深的感到我语言的贫乏和文字的无力。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老师!!

人生的爱有很多种,在我们都经历过亲情、友情、爱情后,对于情开始淡薄(淡泊),而世俗的利用、交换、等价、礼尚往来、计较、权衡利弊成为成年人的主旋律的时候。当除去入世后必须面对的假面、遮掩、化妆、功利后,我发现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人们大都说着连自己都不太信的假话,即使有时面对面的说一些真话,有怕被出卖的感觉。

成年人就生活在自己制造的谎言中,无论你的对于假话怎样的麻木,怎样的弱智,你都要学习,因为他们是生活的主旋律。很少有人互相的谈论关于心灵的问题。大家都在谈论孩子、工资、工作、家庭,唯独很少有人关注相互的心灵,寂寞的灵魂。中国人已经忙的没有时间照顾灵魂。这时我想到了我们一栋楼的一位老人跳楼自杀。是我的女儿告诉我的,她是整个事件的观看者。女儿回来告诉我说:妈妈,有个奶奶说她活得太累了,要好好的休息休息。妈妈,我也活的太累了,好多的时候我也想休息。

曾经好长的时间我怕女儿的眼神和话语。孩子没有活在她们自己的世界,即使成年人自己觉得给了孩子一个天堂,孩子同样是在地狱,因为这个天堂上有太多的束缚和篱笆和训斥。

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一个帖子,一个华人母亲,在日本,面对她放学回来的孩子震惊,她的孩子对她说:我要杀尽中国人,中国人都是猪。而我的女儿同样在一天回到家中对我说:妈妈,有一天我要杀尽日本人,他们太坏了,杀了我们那么多的人。

我不知道当时日本孩子的眼神,我只是看到我的刚刚八岁的孩子眼中的凶光。充满了仇恨。小小的孩子,担负的是血一样的仇恨,那样的血腥。我不想评价什么。只是想,他们对于遥远的世界就能够仇恨到这个样子,那么对于她身边的老师、父母、同学们呢?

在我们的身边,打、骂过孩子的老师、家长恐怕不会很少,孩子之间恐怕不都会和谐相处。那么,怀有这样仇恨的孩子,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呢?中国的孩子中,有多少的刽子手在潜伏?

对于只是关注成绩、分数、荣誉的老师、学生。对于只是关注金钱的人们的今天。有多少人关注我们脆弱的灵魂?有多少父母、老师、社会关注孩子的心灵。

面对欺瞒的社会,有多少的家长敢教导孩子忍让是美德,退一步海阔天空?有多少家长教育孩要诚实却时常的做着不诚实的表率?

对于虚假,我认识,也会说。但是,我很累。对于“政治”,我认识,也会做,但是超级反感。可是,你不这样行吗?我总是觉得自己有一颗飘零的灵魂。我活的很挣扎。

在我对于世界,入世(又不可能出世)生活已经麻木的时候,老师像一缕清新的风,是他告诉我,世间还有真的、善的、美的。他的文字,他文字中的人物。就是怀着美好而找寻美好的结果。并且,他把他的这样的美好,撒播给他周围能够影响的每一个人,毫不吝啬。他种植下了一路的美好,虽然他的力量十分的微薄,但是,他的信念却是非常的坚定,他拓展了他人生风景的宽度。这时我想到了“蝴蝶效应”,老师在做引起中国对于真、美的追求的风暴。不管这样的风暴会否来临。我都坚信,以后的我一定相信世间又善良、美好和真诚。

这个世界行走的躯体太多了,这个世界对于心灵的慰籍太少了。所以,老师的真诚,一个依照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的发自肺腑的问候就显得格外的珍贵。在一个谎言横行的社会,还有什么比真诚更可贵。

我见到过当面的屈膝逢迎而背后的辱骂。我见到过当面的讨好而背后的挖苦。见到过当面的好好而背后的挖墙角。很少看到当面的真诚指出错误而背后的帮助。反而你这样倒好像是不正常。而,在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回归人性的希望。

老师曾经对于一再要求被写的人的拒绝,而对于他想些、值得写、的人物的千里追寻。这是一种对于美、善、真的追寻。用老师的人格作为底色的生命之旅。

看过老师文字的人都爱说老师是妙笔生花,其实,了解陶师和陶老师所采访的人物后。我倒是觉得,老师只是对于真实的一种用自己的心灵写出的一种记录而已。以老师的人品是不会对于他面对的人物有丝毫夸大的。只是一种源于文字的合理搭配的抒情写意而已。

我了解的韩中玉校长、张萍校长就是被老师所书写的一种真实而已。这样的人物不用夸大,其光环就已经耀眼。这是老师和他笔下人物的真。

同时,我想,受到他影响的人,都会追随他并将努力的改变自己,影响更多的人吧。

让我们共同关注我们灵魂的健康,并将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

大爱无形——他只是撒播,只是用自己的真诚传递,而不问收获。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