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不辍耕,经典共传承――关于经典教育的对话
八年不辍耕,经典共传承――关于经典教育的对话
作者:陶继新 李卫东         更新时间:2014-01-13

八年不辍耕,经典共传承

——关于经典教育的对话

               陶继新   李卫东

编者按:2004年起,槐荫区在济南市率先普及了经典教育。目前,全区四十余所小学全部开展了儿童经典诵读活动。几年来,槐荫区各学校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吟诵中国古典文化经典,以期达到领略文化精髓、汲取精神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奠定高远志向、夯实人生根基的宏远目标。

“做人”比“学文”更重要

【李卫东】老师,我最近一直在读您与王登峰司长的《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真的是百读不厌。自从我2004年调入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动了不少脑筋。说实话,我不太赞成那种大水泡倒墙式的教学方法,一天到晚只管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最应该学习的东西并非是当前需要考试的文化课知识,而是对一生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做人的品德和良好的习惯。接触到儿童经典诵读之后,认为它特别符合我的需求,于是先从几个学校开始试点,并逐渐在全区推广。当时也就是考虑到这一层次。读了您与王司长的书之后,我豁然开朗,是啊,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通过这几年的推广工作,更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陶继新】义务教育阶段,最应该给孩子的是什么?当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我与您的观点是一致的,不是只管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是孔子说得好:“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现在的教育,是重学文,轻做人,甚至只学文,不教做人。就是学文,也不是学对孩子生命成长必须的经典,而是没有多少思想与文化品位的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您在全区大力推广经典教育,显见了一位对学生生命成长负责的教育领导的智者风范。

【李卫东】我在全区推广经典教育的这几年,正是国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包括了注重个性差异、善于诱导启发、要求学思结合、重视知行统一,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是这种思想,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学生在学校里学得很苦、很累,他们几乎成了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一代人。但是这种付出与实际收获是不成比例的。诚然,学生们的考试能力大大提高了,但将来对他们的要求却不仅仅是学会考试那么简单。身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有一则故事,它讲的道理我非常赞同:一位教授在给学生们上课,他把一支大玻璃瓶摆在讲台上,弯身从讲台下拿出一些大石块填到瓶子里,直到填满,然后问下面的同学说:“填满了吗?”同学们纷纷回答说满了。教授没说话,又从下面拿出一些碎石块填到瓶子里,问道:“现在满了吗?”下面的同学大多不说话了,只有几个人说满了。教授于是又拿出一把细沙填到瓶子里,直到瓶子再也装不下了,于是问道:“现在满了吧?”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有兴趣,不知道教授下一步将会做什么,教授微笑着从讲台下提出一瓶水,把它全部倒在瓶子里,他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说明了什么?”于是学生们纷纷各抒己见。教授的回答既朴素又富有哲理,那就是只有先把大一点的石块放进去,才能依次放入其它的东西,否则是不行的。我想,这则故事对教育的启示是很大的,学生从小所要接受的教育内容很多,那些大石块其实就是在他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东西,即如何做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假如在他们最需要装备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没有给他们,那今后我们想要给他们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做不到了。

【陶继新】学会“应试”可以应一时之急,不能应长远之计。教育最怕的就是急功近利,而“应试教育”则将急功近利推到了极致。也许有人会说,孩子当下考了高分,也在升学的时候受益了;可是,为这些当下的高分与“受益”,孩子们究竟损失了多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会酿成一生的发展之“忧”。正如您讲的那个故事一样,“大石块”没有,只是在大玻璃瓶里装了点碎石细沙而已,是绝对没有生命根基的。没有生命奠基的东西,未来发展不但是慢的,还有可能步入误区与险境。相反,如果人做好了,经典学好了,尽管当下未必考多么高的分数,却因有了厚重的积淀,在未来的生命征程中,就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况且,人做好了,经典学好了,几年之后,“应试”也多无问题。因为“应试”属小技,做人与经典之学属大“道”。道之高了,技也就自然“水涨船高”。只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罢了。更重要的是,因有了“道”的支撑,就有了一种超越一般学生的内在能量,并会随着时间的流淌,越来越彰显出无穷的魅力。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在这个美好的时段,教育领导与教师如果不能给予他们最佳的精神食粮,无疑将会成为千古罪人;而能够为其输送生命成长最需要的精神营养,才称得上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工作者。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李卫东】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改的精神也已渐入人心,以人为本是课改的核心理念,这个道理不难明白,难的是真正地贯彻好、落实好。我们不能一面大谈重视对人的培养,一面又以极其功利的思想轻“道”而重“技”,这不仅是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课改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来不能成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再强调中国应该成为人才的强国而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大国。人何以成才?首先是看他的品质好不好,而不是能力高不高。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好好向孔子学习。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尤其重视品德的修养。在对人的培养方面,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一个人的修养应该从学“诗”开始,以激发情感和意志;进而学“礼”以约束其言行;再学“乐”,以形成其性格。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因此,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我们必须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陶继新】孔子为什么将自己的教学总纲确定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因为做人教育太为重要了。这些年基础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做人教育的缺失。一个品质不端的人,知识越多,危害也就越大;而品质很好的人,知识越多,贡献也就越大。中小学阶段,不但是学知的最佳时段,也是道德教育的黄金时期,因为孩子们是最容易“绘事后素”的。如果小的时候养不成良好的习惯,道德品质上出现问题,长大成人之后,要想变好真的是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了。所以,真正的大教育家,没有一个不重视儿童做人教育的。做人教育的途径并非一条,而诵读经典则是重要的一条路径。因为中国古代经典中不但摇曳着智慧的光华,也多流泻着思想的要义。在经常的诵读中,经典的思想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孩子的心里,并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看来,《诗经》不但有赋、比、兴三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更内涵着做人的道理。其他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也是一样,学得多了,学生对其中做人的道理也就懂了,思想品位也就提升了。

【李卫东】是的。我主张儿童诵读经典,最为要紧的就是学习做人。小而言之关乎个人的修身立命,大而言之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试想,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在儒教中,孔子教导人们一个唯一的真理,君子之道,说得再浅显一些,就是人要有“名誉感”。它是一个国家、所有社会与文明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陶继新】《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看来,明明德、修身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本,本立才能道生。“修道”才谓之“教”啊!当学校不再教育学生明明德,只让其为考而学的时候,修身做人也就成了问题。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受到应有的做人教育,到了社会上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了道德的底线,更遑论齐家、治国、平天下了!现在,中国经济是发展起来了,可是,当人的道德人格不能与之相应提升的话,到了一定的节点上,就会出现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学校做人的教育,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整个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一个有责任担当的教育者,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并行动起来吗?

【李卫东】正如老师所言,现在,中国经济是发展起来了,但是中国真正强大了吗?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正是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以高科技立国的时代,美国人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而在未来以文化立国的时代,中国才会真正崛起。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大国,在文化的发展方面有着雄厚的根基。孔子与弟子冉有曾有一段对话——

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学生冉有替他驾车。

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啊!”

冉有道:“人口已经很多了,再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再问:“富裕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教育他们。”

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立国”的三个要素。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走向兴旺发达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口兴旺、经济富裕、教育发达,这已成为一个带普遍性的真理。中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过许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代发展到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发展教育,通过教育使国民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国民活得有文化,中国才会有文化。而所谓的“文化立国”离不开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深刻理解。如果我们连古文都看不懂了,连历史上的重要典籍都没有时间看了,我们还能称得上自己有文化吗?

【陶继新】要想“文化强国”,就一定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呢?就要从孩子抓起。现在,如果与大学生交谈,说起几句《论语》中的话,大多会现出一副茫然的神情。《论语》是东方人的《圣经》,即使如日本、韩国人提起《论语》,也多能信口诵上几句,有的甚至还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并进行解说。出过孔子的国度,为什么竟然有人就这样对《论语》没有研究了呢?这不能不是一个悲哀。中国文化有儒释道兼济的特点,而儒家文化,无疑又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文化。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中,都烙印了儒家的文化。可是,由于受低俗文化及外国文化的影响,有的人却有意无意地排拒儒家文化,以至从言到行都有了一种痞子特征。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儒家文化的“慎独”与“克己”之要,往往会无所顾忌,无所不为,甚至无法无天。于是,国民素养下降,文化品位低下,就成了一个见怪不怪的“景观”。甚至有的走出了国门,大庭广众之下,让他国之人贻笑大方。所以,“文化强国”不能只是说在口上,而要从我做起,特别是从学校教育做起。这几年您在槐荫区很多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与教师更好地拥有了优质文化,更加自觉地修身做人,营造了一个读经典、用经典的教育环境。这真的非常难能可贵,非有一种文化“复兴”的使命感,绝对不会如此而为的。

八年不辍耕,经典共传承

【李卫东】我在全区推进经典诵读活动,实在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弘扬优秀文化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1126,全国“首届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指导中心、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艺术团、中国少年儿童通讯社、国际经典文化协会等部门联合举办。主礼嘉宾包括原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秀莲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沈建国,以及中宣部的领导。我受主办方邀请到会并做了题为《八载不辍耕  经典共传承》的工作汇报,吸引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槐荫区自2004年起率先在济南市开展了儿童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全区小学普及开展此项活动整整八年了。一批批槐荫学子纯洁的心田上已播撒下了中华经典文化的种子。八年来,最让我感动的是,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和广大家长的热情支持;八年来,在经典教育的沃土上,涌现出许多致力于经典教育推广的先进学校和一大批优秀教师。其中济南市光明街小学已将经典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全校学生诵读经典。201010月,光明街小学成为全国首所孔子文化主题小学。

    八年来,槐荫区的经典教育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靠的就是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能够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几年来,大家在思想上早已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人生智慧来武装我们。文化的基因是需要去唤醒的,读经典就能够唤醒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陶继新】听您讲过关于槐荫区经典教育的报告,那真是精彩极了!您不但点面结合地介绍了整个区的经典教育情况,而且也有对经典教育富有新意与深度的学理性剖析,让听者振奋不已。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能像槐荫区一样如此开展经典教育活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因经典诵读而走向美好的人生前程。

近日拜读了光明街小学程涛校长的《悠悠八载经典路,绵绵不了中华情》,感慨不已。程校长带领老师们,在经典教育之路上,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学校里的学生,也因了经典诵读,有了一种新的气象。以前曾去光明街小学讲课,当时就感受到了教师与我的心灵互动。在适当的时候,我将前去采访程涛校长,与她就经典教育进行一次对话。在我心里,她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名校长,她所做的经典教育推广活动,有着巨大的意义与价值。

人是需要生命唤醒的。如果对经典教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特别是经典教育怀有抵触情绪的话,当然就不会搞好经典教育。可是,由此将耽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让他们在最需要经典文化滋养的时候,与经典文化擦肩而过。所以,您八年来一次又一次地唤醒了尚且“沉睡”的校长与老师,让他们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典景观。当他们走上这条路之后,不但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也让更多的学生沐浴其中,汲取了经典的正向能量,有了终生前行的内在品质。

传播经典的载体——汉语,理应获得国人的重视

【李卫东】前面您提到了在日本、韩国,人们不但知道《论语》,甚至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的确如此。我还了解,在那里,大家对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汉语真是情有独钟。日本每年619日这天,数十万男女老少分别在全国180余考场参加“汉检”考试。这种大众动员能力,即使日本国家高考即“中心考试”,也无法与其相比。 “汉检”是“汉字能力检定”的略称,主持这个考试的组织全称为“财团法人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属“公益法人”,归文部省管辖。这家协会建于1992年,据该协会网页介绍,协会宗旨是“普及汉字文化”。每年1212日,该协会还从全国募集“今年的汉字”,要求应募者以一汉字概括当年日本、世界政治、社会状况。当选汉字在京都清水寺公布。这个活动吸引媒体眼球,也让“汉检”在日本家喻户晓。日本这种顽强捍卫汉字传统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当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喝着可乐,看着美国大片、日本动漫,玩着日韩游戏的时候,国外的学者却在努力地学习四书五经;当韩国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专利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捶胸顿足,后悔不已。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近日拜读辜鸿铭先生的文章《中国语言》,很受启发。先生在文章中说: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诗化的语言。中文难学,不是因为它复杂,而是因为它深奥。说它难学还因为它是一门用简单的句子表达深奥感情的语言。有多少人能完全领会那种用很优雅的语言所书写的中国文学所蕴涵的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他又说:你想拥有一种改变人类、教化人类的文学,你必须进入希伯莱人或希腊人的文学,或者到中国人的文学中去找。可是,希伯莱语和希腊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废弃的语言了。相反,汉语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如此是否可以解释“汉检”为何获得日本社会如此青睐?日本汉字学家铃木修次在《汉字》中说,汉字有“凝缩性”、“含蓄性”两大优点。假如完全用平假名或片假名写文章,日语不但无法速读,还会失去美感。当然,日本人完全可用平假名、片假名写文章,但看一个人的文化教养,认识多少汉字是一个重要指标。以前有一位首相,因认识汉字太少,让国民很生气。这说明,日本国民衡量政治家的水平,很看重汉字教养。联系一下现在,我都有些汗颜,我走进多所大学,凡在僻静之处诵读的学生,几乎都是在读英文,是啊,大学毕业英语要有过关考试的,而中文却不需要。不是我们的母语不需要下功夫学,相反,我认为我们从基础教育开始在汉语教学方面下的功夫远远不够。

【陶继新】李局长,很多年来,关于外语级别的考试层出不穷,休说大学生、研究生要外语考级,就是职称评定,也要过了外语这一考试关。可是,大凡参加这些考试者,尽管为此耗去了很多学习外语的时间,可是,职称要求的外语成绩考过之外,绝大多数都会将其束之高阁的。这种劳民伤财而又有损中国人形象的事情,迄今依然堂而皇之地行走着。可是,针对母语的水平测试却鲜有耳闻。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悲哀吗?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一缕希望之光。2011726,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推出汉语能力测试,这不仅是首个针对母语为汉语人群的汉语水平测试,也是国内首个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集于一身的汉语测试。该“汉语考级”测试全部采用“机考”,戴上耳机,输入个人信息后,进入考试界面,题目材料涉及历史、新闻、学术、生活等诸多领域。考听力的试题有听文章做选择;考写作能力的有续写微型小说;考汉字应用的试题有成语替换;甚至还有看视频说话,考查应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系统还会提示考生剩余时间,在提交试卷时也会反复提醒,多次确认。交卷之后,系统会现场生成“成绩单”,不仅包括考生成绩,还会给出一份评估报告,对考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行评估,并给出其在全国、全市,甚至同一年龄段人群中的水平层次。整个测试分为六级,六级水平最高,五级水平相当于大学毕业应具备的汉语应用能力。该测试已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英语考级独霸语言测试领域的局面初被打破。不过,这项测试还没有强制推广,也没有进入学校考试的序列。但教育部也与相关单位协商,希望能把这一测试纳入相关行业的入职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工作人员、公共系统、教师等职业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这项测试今后将像“普通话水平测试”一样面向社会进行评测,为用人单位提供录用参考,并有望成为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我们希望这样的汉语考级,也能像外语考级一样,成为大学生、研究生升学与毕业的必考测试。为什么外国的语言必须考,中国自己国家的语言却可有可无呢?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难道就如此扬外抑内吗?这虽然是我们的期望,短时期内还未必能有结果;可是,我坚信,这个希望一定可以实现。

经典诵读要从儿童抓起

【李卫东】您所说的“汉语能力测试”非常重要,此举必将促进国人对母语的重视程度,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赞同并热切期待!老师,通过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展示交流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全国有那么多的单位和个人正致力于经典教育推广工作,不为名,不图利,以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一身正气,满腔热血。我深深地被他们感动了,这更增强了我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动力!槐荫区的经典诵读也将不断地在探索中发展。目前,我区各学校已将经典教育活动充分融入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校就是学生们读书的地方,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诵读”二字,“读”是起始,也是关键。每天学生们在校园里读、在教室里读、在家里读;可晨读、可下午课前读、可睡前读。任何时间、地点几乎都有我们学生在诵读经典。我们主张可以从幼儿园开始,在孩子们记忆力最佳的时候,让他们尽量多地阅读记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当然也包括外国优秀文化经典,目前,槐荫区很多学校已开展了英文经典诵读活动。20114月,欧洲驻华大使一行四十多人在外交部傅莹副部长的陪同下来到山东孔子文化会馆,我区实验小学的学生用英语诵读表演了《论语》,受到他们热烈地欢迎。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我们都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们的学生只有先学习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可以挺直腰板走向世界。就像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所言: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或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

【陶继新】您所说的经典诵读应当从幼儿园开始,是很有道理的。生命成长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年龄越小,记得越快,忘得越慢;年龄越大,记得越慢,忘得越快。如果不在记忆的最佳时段去记忆,就会如《学记》所言:“时过然后学,虽勤苦而难成。”也许有人会说,幼儿园的小孩子正是玩的年龄,玩是他们的天性,让他们背诵经典,会扼杀他们的天性。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诵读经典,就是玩,也是一种高品位玩,是学有大得之玩。这样会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呢?回答也是否定的。我去湖南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看到幼儿们背诵经典时,非但一点儿不累,反而个个摇头晃脑,快乐无比。问问他们的家长,个个赞叹不已,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幸福了,不但背诵了大量经典,连良好的习惯也养成了。

你们区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都在诵读经典,相信他们同样也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有负担加重的感觉;相反,而是感到快乐,感到轻松。什么是负担?学起来痛苦才是负担,甚至玩起来痛苦也是负担。相反,一学起来就情趣盎然,还会累吗?还有负担吗?现在“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及过多的课外作业就是负担。一篇短短的浅显课文,老师讲过来讲过去。其结果是:有的是你不讲我还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有的是你不讲我还有精神,你越讲我越想睡觉。学生非但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也形不成智慧,以至还感到学习是负担,是痛苦。特别是逼迫学生做没有多少价值的大量课外练习题,无异于扼杀人的精神生命。可是,即使是有些老师,又有谁觉得这是走了一条孩子生命成长的不归路呢?

您的呼吁悲壮而崇高,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是不会发出如此的呼叫的。鲁迅先生曾经有过“救救孩子”的呐喊;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应当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呢?如果真想救?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段,让其快快乐乐地诵读经典,并让经典在其生命成长过程中扎根,非但不再用去作“救救孩子”呼喊,还会为其生命的健康成长而欢呼呢!

【李卫东】是啊,经典教育一定要从儿童抓起,因为儿童比较单纯,他是一张白纸,你给他画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你天天给他放古音古乐,放圣贤的话,他就慢慢接受。你天天放那些色情的、暴力的,他也接受。与其这样,不如把人类最好、精华的东西教给孩子。我们让少年儿童天天跟圣贤接近,让他慢慢理解圣贤,让他慢慢跟圣贤对话,他就会慢慢树立“天下为公”的理念,树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格,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树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原则,树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树立“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树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树立“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所以从小培育他们的人格、习惯、环境、传统,同时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灵感,孕育创新的能力。可见经典的作用非常之大。

【陶继新】记忆经典有两种途径,一是有意识学习,二是无意识学习。当孩子知道在学习并力争专注于学习的时候,是有意识学习。当孩子不知道学习,且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的时候,则是无意识学习。孩子从出生到会说话,没有专门的课堂,也没有专门的老师,可是,一两年的时间,竟然会说了一个国家的语言;这就是无意识学习。你们天天为孩子放经典录音,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经典。这就是无意识学习的伟力。有研究发现,孩子愈小,无意识学习能力愈强。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为其设置一些无意识学习的经典语境,当是学习经典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孩子越小,听力越强;在其听经典录音的时候,其吸纳力超过大人很多倍。这为其无意识学习提供了天然的条件。而且,经典文化中的经典思想,也会随着语言走进孩子的心里。不要认为孩子大多不懂其中的意思,可是,语言有其独特的穿透力。尽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岂不可见乎?”随着其年龄及阅历的增长,这种“可见”度越大;“可见”度越大,也就越能深入其心灵之中。有了圣人思想在心,自然也就会有君子之行,也就是有了美好的生命前程了。

【李卫东】正是这样,科学研究表明,三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十五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下退。所以我们就利用孩子记忆最好的时候,让他背诵经典。经典之所以重要,就是它原汁原味,有原创性。它是含有人类多少代的经验的结晶,很多经典是人性的流露,是直指人性。特别我们中国的经典,它既有宇宙深层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又有政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我们知道,孔子在他40多年的私学生涯中,把收集的历史文化资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如历代相传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代表了春秋时期以前的文化知识的一切领域。六经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是注重遵守社会公德的,守规矩、讲礼节,这是受《礼》的影响;中国人是开朗、乐观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诗词歌赋,爱好广博,这是受《诗》与《乐》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关心政治,酷爱历史,追求哲理,这是受《书》《易》《春秋》的影响。真正的中国人世世代代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下熏陶出来的,正如辜鸿铭先生所言,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所独有的特质:深沉、博大、淳朴和优雅。陈凡之在《剑桥导引》中说:“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形成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形成一点点文化,我们有幸的是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点点文化”。我想,继承与弘扬本民族的传统精神乃是现今教育的伟大使命,教育的原点是人,人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而培养什么样的人,难道不应该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吗?

【陶继新】诵读经典需要“原汁原味”,而不应当随意戏说。十几年前,我读经典时也多看注释,看了不少书的解说。可是,后来发现,各说不同,而又都很难说出它的本质要义与特殊韵味。迫不得已,只好背诵,特殊情况下,才去看看有关注解。结果,正中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诵之后,再去透视经典的要义,竟然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思想话语,对有些所谓名人的解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事实上,再好的翻译,都难以再现原典的精彩。所以,不要用太多的时间看注解,特别是儿童,不要让他们陷入其中,而要让他们先背诵下来,让它成为其一生成长的文化积淀。任何人有了这种“童子功”,就有了更好发展的内在潜力,有了走向更大成功的可能。唐代文学会会长傅璇琮曾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过这样一段话:“加强古典文学名篇的阅读和记忆是尤为重要的。我小的时候,也曾在父亲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还不能理解的古文,虽然当时不得要领,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却发现那些曾经背过的东西已渐渐内化为我自身的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看来,当下不懂,不等于未来不懂;当下无用,不等于未来无用。“无用之大用”的哲语,有着多么奇妙的意蕴啊!相反,那些课本学得不错,成绩考得不差,而对经典所知甚少的儿童,若干年后,大都显得后劲不足。真正为孩子生命成长考虑,就要不遗余力地让孩子多背诵一些经典,即使遭到反对,也要坚持下来。因为我们承担着一种历史使命,我们要对得起这些孩子,而且,我们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您与一些校长、老师为什么不图名,不图利地在大力推行经典教育?不就是有一种教育者的良知在,不就是有一种教育的使命感吗?如果有更多这样的人,我们的孩子不就能够更好地成长起来了吗?但愿这种期望能够成为现实,但愿经典教育走向更多的学校与家庭。

(完稿于201226日;作者:陶继新、李卫东收入《走近公平与均衡——陶继新区域教育采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月第1。)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