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于晓霞
早就听说过陶继新,一直没有机会了解他的思想和作品,寒假中认真读了《教育先锋者档案》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他笔下的韩军、韩兴娥、张晓梅、苏静等一位位名师,一位位先锋者,了解了他们的成长之路,感触很深。
教育是需要用心来做的。最早知道韩军是在网上有一个”韩军在线”当时被他的语文教学思想深深吸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守住语文教育人文之真,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吟诵之本、文化之本,文字之本,生活之本,多深刻、多精彩呀!百年语文教育,只所以屡受指斥,根本原因就是“失真”与“丢本”,舍本逐末。韩兴娥的新阅读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教学的张晓梅的“大语文教学圈”,苏静的诗词情结,一位位教改先行者在课堂教学的前沿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读着这些文字不仅仅让我感到他们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思考和创新,更读出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热爱,仿佛看到他们为研究一个教学问题苦苦思索,为一个教学设计与孤灯为伴的身影,他们对教学的执着钻研,才换来今天的硕果累累,他们用心书写教育的篇章。
教育的真谛是把学生当作人来对待。要做好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人”来看。“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人如果生活在鼓励与欣赏中,他便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生活在受欢迎与和谐友善的集体中,他便会去爱周围的人;如果生活在幸福中,他便会有安全感,并回去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如果生活在爱中他边会觉得世界非常没,并会自觉去建设这个世界。李镇西、王立华、张万祥……他们用爱心、耐心为培养现代公民演绎着另一番精彩。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为人师的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当收到学生一封封信、一条条短信的时候,这份幸福会让我们终生享用,不会因时光转而淡失辉光。肖川教授的生命教育同样阐述了相同的道理。他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首要意义在于对人的尊重,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如果只关注考试好不好,就无异于画地为牢、削足试履,由此培养出来的只能的鼠目寸光、兴趣狭窄、内心贫乏、对人类苦难和世界冷漠的人。我们要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使学生的生命之树茁壮的成长,生命之花灿烂开放,生命之火熠熠燃烧,生命之水欢畅奔流,从而使学生的生命世界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人生。因此,我们应立足于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灵性健康发展的地方,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通过我们的教育创造一种安全、愉快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持一个充满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受到鼓励,得到尊重和富于挑战,让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个性变得更丰富,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和执着的追求。回顾这些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他们之所以成功,无不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将其独特的思考付诸行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年轻的小曼在不经意间身陷“教育在线”不能自拔,迅速成为网络红人,她的热情、责任感和持久以及与网友的分享,让她成为“大众情人”这让我想到
生 命 因 教 育而 精 彩
——读《教育先锋者档案》之肖川生命教育
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赵 刚
最早将“生命”跟“教育”联系在一起,缘
“生命”确实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而又难以用合适的语言表述的词语。教师与学生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不同个体,自然也很难让人将两者的生命连在一起。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正是在两者生命的“交集”中,教师与学生却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年两年,十年八年,更有甚者可以持续到一方生命终结之后。在这一过程中,两个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彼此相互温暖,相互呵护,相互撞击,相互滋润,共同灿烂。
作为教师,跟学生最多的接触时间在课堂上,“课堂就是不窒息学生灵性与健康发展的地方,而应当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使其生命的活力充分的涌流,智慧之花尽情的绽放。”在实际教学中,却少有老师注意到这些,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传授知识。一堂课下来,只要该讲的知识讲完了,学生都会了,就算完成任务。很少有时间仔细地反思一下:这节课我给了学生什么?我是否给了学生自信的体验?我是否让学生有了成功的感悟?……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多数时候是为了传授知识而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偶尔在开放课的时候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路,这也正是每每开放课后学生比较兴奋的主要原因所在。也难怪学生经常听学生抱怨:要是每节课都这样该多好啊!“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肖川先生的这几句话也许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吧。
“一所好的学校,教师与学生总是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评价一节好课,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那就是看学生快不快乐。”“师生在生命成长中,享受到的是生命的快乐。”这才应该成为我们所追求的!
做一个坚定的践行者
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冯谨霞
初做教师的豪情满怀,曾经面对教育的倦怠,走进教育在线的激情再燃,这可算作自己做教师的三个阶段吧,我知道这也代表着自己在真正的走向成熟,开始反思自己,开始考虑自己要实实在在的做些什么,渴望自己能与孩子们共同成长,但行走教育之旅,还是常常会迷失方向,就在希望和失望中不断前行!
新教育实验走进大家的视野,朱永新、陶继新这些名字变得熟悉起来,伴随着倾听与阅读,我才知道自己一直是“井底之蛙”。
放寒假时,学校为每位教师买了一本陶继新老师的《教育先锋者档案》,捧读这本书,自己又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欣赏到了教育世界的独特风景,不由得感叹着,原来教育可以如此精彩!
读课堂前锋:教改“六人”行:
韩军老师倾注20年教育实践心血,构建的“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震撼着我:
守住语文教育“人文”之真;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积累”之本;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诵读”之本 ;文字素养: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化意为字: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既尖锐地指出了当今语文教育的弊端,又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韩兴娥老师的新阅读实践大胆的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批判,她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最后她用自己的试验成果令人们疑云消散。
刘建宇老师独特的数学教育:智慧生成之旅,给自己耳目一新的感觉,他重视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他的潇洒轻松的数学课:中考前夕,学生笑看“世界杯”,在目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下,有几人能如此潇洒,又有多少学生能如此幸运,但他们做到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沈红旗老师用一生的储备激活每一次教学,带给自己深深地思考。他昭示了对教育的一种态度,对自己的一种高要求。而品读苏静老师的语文教学,欣赏她的诗词情结,感受到了语文教育的另一种精彩。
为什么面对同样教育的现实,他们的见解能如此独到,他们的行动能如此坚定,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教育满怀理想和激情,所以对现实有更深刻的思考。
曾经感慨,在一家人争先恐后学外语的热闹形势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却让人担忧,作为中国人,学不好母语实在是丢了根本,在担忧之余,当读到陶继新老师这本书时,我才知道,有很多的教育践行者一直在思考,而且在坚定的行动者,这是希望,对自己也何尝不是一种激励!
向着教育的理想进军
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张 惠
快放寒假时就听说学校要发一本名为《教育先锋者档案》的书。听说这本书是由陶继新老师采写教师报道的集萃,先经报刊后又网络传播,渐次走进众多教师的视野之中,有些还成了读者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前也看过陶继新老师的文章,既有文学色彩,又具理论深度,很想拿到这本书一睹为快。
一拿到书映入眼帘的是《教育先锋者档案》几个大字,封面上,朱永新、李振西、肖川、杜维明等太多耳熟能详的大家的名字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以前也看过、听过这些大家的报告、文章,曾一度被他们的学识、对教育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人格魅力所震撼、鼓舞。当拿到这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书时,禁不住要快点把它读完。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看到了一位具有儒家君子谦谦风度的陶老师,他对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领先的教育教学思想尽显文字中。他用其独特的视角记述着改革最前沿教师的教育事迹,引领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
佩服韩军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大胆的语文教育改革,韩兴娥老师“大肆”扩展教学内容,张晓梅老师的“大语文教学圈”,沈鸿琪老师的大气与厚重,苏静老师的从古诗词里寻找教育支点的教育改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更惊叹刘建宇老师带有传奇色彩与诗意状况的对数学的教材的重组与课堂教学的改革。让我不能不去探索刘老师数学教育的奥秘所在。刘老师经过实践与研究,确立了“框架构建,整体推进,全局着眼,局部完善”的“16字教学方略”。这是一种以体现数学的价值性为发展趋向,以问题简单化为施教原则,以学生科研意识为培养切入点,通过对知识快速、高效的框架跨越式学习,使学生得以站在整体的高度去领会知识的同种存异、异中存同、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课堂教学方略。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的现实学习需要、学习实际加以调整和组织,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他关注教学的细节,注重数学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他的课堂充满诗意、潇洒轻松,他教育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把数学教学当成教育与哲学来对待……他以身示范、视数学教育为生命。再看自己的数学教学缺少的太多,每堂课的内容设计比较的单一,缺乏与整个数学体系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训练不够,教学形式比较的单一等等。今后还应该多借鉴刘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新台阶。
书中还写到张万祥、李振西、侯溪萍、王立华老师匠心独运的班主任工作;无怨无悔行走早艰难教育路上的“行者们”;还写到朱永新、杜维明等学者的教育情怀及实践。大家都是教育的先行者,都有着一颗对教育无比热爱之心。他们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从细节入手让学生在狭小的课堂上看到“大世界”,得到自主发展。他们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学生美好人性培养和健康人格塑造上。这些老师的思想与行动将引领我走向教育的理想境地。
读书以增底蕴,前行必须读书
——读陶继新《教育先锋者档案》第一辑有感
李忠毅
首次捧读《教育先锋者档案》,随手翻看前面几页,也觉很好,但另外一种想法却袭上心头:和自己教的学科相差较远,不读也罢!遂放下不读。
怎奈学校要求,只得硬着头皮读下去,谁知越读越觉畅快淋漓,竟爱不释手!不时为书中所述教育大家之改革精神与毅力喝彩,自己心底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不读书不知有多少年哉!今日一读,竟痴迷若此。
时间匆匆,没有读完全本,所以没有发表对整本书评议的权力,仅就第一辑所看内容说一下自己的体会:
我想,不管是“行走在守真归本之路”的韩军,还是“从批判到课堂教学重构”的韩兴娥;也不管是“搭建通向生活桥梁”的张晓梅,还是“完成智慧生成之旅”的刘建宇;更不管是“打开教育引力魔法”的沈红旗,还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静,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走在课堂教学锐意改革的前沿,寻找着教育教学独特的发展优势,以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为杠杆,以一颗“用心做教育”的心为支点,以教育改革的激情为动力,撬动着教育教学的运转。细读每位老师的改革事迹和创业精神,都源于文化底蕴的深厚。简言之就是酷爱读书,乐此不疲,然后读以致用厚积而薄发,终成惊人之举。
我愈读此书愈钦佩于他们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教育趋势的高瞻远瞩和对学生教学艺术的智慧。学生会因为遇上他们而幸福一辈子甚至于几辈子,而学生遇上我呢?想想自己又为这些莘莘学子做过什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己读书经常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久之则头脑中不留痕迹,又怎能有知识的积淀,又怎会有教改的奇思妙想,即便有想法如何实施又一筹莫展,想来还是不读书造成的。回想自己在初中时就曾幻想过如果自己当一名老师就在黑板的一角誊写诗词让学生欣赏背诵,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却在苏静老师的课堂上找到了尘封多年的记忆。自己的想法如昙花一现,所做更如空中楼阁。而苏静老师却做得非常出色,看一看她给自己学生写的评语,引经据典、妙语如珠,让人敬佩之至。她何以成功,归根结底全赖读书也。而自己多年不读其何能为?!
现在读书已成为人之共识,时代召唤读书人,作为教育者更应怀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潜心读书以增底蕴。要想走得更远,如果不用书来武装自己,有想法也无法澄明,实践起来更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趁现在还可以,赶紧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