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
魏书生 陶继新 著
《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魏书生、陶继新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和著名文化人陶继新关于学习的对话。对话内容包括什么是享受学习、为什么要享受学习,以及怎样享受学习,涉及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关注的问题,告诉读者怎样才能享受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
序
魏书生 陶继新
“享受学习”这个话题,是基于当下学习存在的问题而谈的。
学习,本应是人的生命不断升华的过程,可是,当下有的人却视学习为畏途,甚至认为学习是一种痛苦无比的事情。其实,古今中外真正意义上的大师,都是在享受学习的。孔子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看,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快乐得都没有忧愁了,甚至连自己老了都不知道了。这是何等快乐,简直进入到一种审美境界了。为什么会感到如此美呢?因为他从自己的终生学习中,使自己的生命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而且,孔子又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他将自己的仁爱思想、乐观精神,又传递给了他的弟子们,且有了《论语》等经典的传之于世,在中国乃至世界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他们也在享受学习中提升着自己的人生境界。
我们也是一直在享受着学习所赐予我们的快乐的。尽管我们都已六十多岁,可是,我们因了每天的学习,就有了常人少有的快乐,就有了生命常青的感觉,甚至有了与宇宙万物同在的感觉。我们不只感叹“逝者如斯夫”的时光流逝,我们更享受在这时光流逝中学习从而获取生命之道的审美感受。这种生命状态,让我们有了与大道合一的觉醒,有了与日月同在的美丽。
我们将这种感受与全国师生交流的时候,有的时候也会得到美丽的回应。而且,有的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有一种其乐也无穷的感觉。于是,我们发现,学习,绝对不应当是心力交瘁的一场又一场的苦役,而应当成为生命个体探索未知、生成思想与智慧的快乐之旅。
学习的内容不只是文化科学知识,也不只是课本上的内容,更不是重复又重复地做题训练。学习内容,有有字之书,也有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有课本知识,也有课外阅读,还有诸如电影、电视、网络上的优质作品。无字之书,则是生命实践。古人主张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这就是实践。没有“行”,学的“文”再多,也很难生成有用的东西。明朝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真知即所为为行,不行不足以为知。而现在学校教育对于实践学习内容的缺失,则是造成学生无法享受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学习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被有的人忽略了,那就是学做人。中国儒家先师所指的学习,更多的不是说的学习文本知识,而是学做人。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学习文献知识,是要放在学做人之后的。剥离了做人的教育,不但是不完整的教育、缺失的教育,还是危险的教育。如果人做不好,学的知识越多,对社会就越有害。相反,如果做人做好了,有了知识,就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
学习的场所不止于学校,它几乎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在教室里可以学习,在图书馆里可以学习,在大自然里可以学习,在社会上可以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甚至说“无友不如己者”。从任何人那里,都可以学到有用的东西。以至从小孩子甚至动物、植物那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有了这种观念,学习的内涵就深了,外延就广了,学习就有了更大的享受感。
不过,并不是学习就一定有收获,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那就是学习要“取法乎上”。因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只有阅读甚至背诵经典文化,才能让生命产生飞跃。因为经典文化系大师之作,其中内蕴着真善美,有着独特的思想与智慧。读得背得多了,大师的思想与智慧就会流进读者的心里,逐渐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外化出来就会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如果读了坏书呢?非但没有有益的收获,甚至有可能会使自己变坏,“近墨者黑”嘛!文本之外的学习,即生活文本的学习,同样需要“取法乎上”。即使交朋友,也应当“友直,友谅,友多闻”。因为从高品位的人身上,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品质与智慧。相反,如果交了坏朋友,就会“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甚至走进与坏人同流合污的境地里。
人的一生很难一帆风顺,遭遇困境,甚至遭受很大的打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如果不怨天尤人,如果不就此倒下,而是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则可以将这些磨难转化为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这方面,我们都有切身的体验。正是在那个受苦受罪的时代,在那个被批判的年代里,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宠辱不惊的心态,有了一个更加善良的心怀。
我们认为,学习的呈现方式,一般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厚积薄发。很多教师都想成名师,甚至有的想着速成名师。可是,任何速成食品都是不好吃的,连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都说:“不时不吃。”为什么会出现不时而吃者呢?就是太过浮躁,就是名利心太重。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诱惑也太多,所以,有的教师就中了这个圈套,成了速成名师,有了不少光环。可是,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些名声与诱惑,在作用于你的眼耳目鼻舌身意之后,你也许感到太美了、太好了,其实,在老子看来,都是有害的东西。知其美而不知其恶,当然也就乐在其中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要么昙花一现,要么若干年后,“泯然众人矣”,甚至连“众人”也不如。其实,任何成功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个不变的生命规则。有人问我们:“你们两个人对着摄像头即兴讲了一天,整理后就出了一本《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的书,而且还非常畅销,这不是速成吗?”不是速成,而且是缓慢而成。为什么呢?不要认为我们是即兴而谈的对话录,那可是我们六十多年的积淀啊!没有这些积淀,休说谈一天,谈一个小时也就无话可说了。即使有话说,也是言不及义,也是没有内涵的。看似即兴生成,看似时间很短,可是,这些内容已经在我们的心里储存了几十年,遇到一个时机,也就自然而然地喷发出来了。任何人,只要不断地为自己积淀文化、积淀生活、积淀思想,到了一定的时段,也会如我们一样,即兴对话就可以整理成书的。
这本《享受学习》的书,同样是即兴对话而成的。就在今年4月4日,我们相会济南,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演播大厅里,对着摄像机的镜头,率性而谈,整整一天,就有了这个新的对话录。此后,我们根据录像整理成文,又追加了一些内容,便形成了这本新书。
这本书里,有很多我们对享受学习的认识,也有关于享受学习的“道”“术”之方。希望有缘的读者喜欢,也诚望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目 录
序
导引
第一章 什么是享受学习
一、什么是学习
二、什么是享受学习
第二章 为什么要享受学习
一、享受学习是人的天性
二、学习异化是人的痛苦
三、仁义智乐是人的追求
1.使人成为仁者
2.使人成为智者
3.使人成为乐者
第三章 怎样享受学习
一、以德为本
二、大道至简
1.生活简单
2.道法自然
3.明乎天道
三、以文化人
四、学会学习
1.情感高效
2.随处可学
3.循序渐进
4.有张有弛
5.自主学习
6.学而时习
7.形成习惯
8.合作共赢
五、厚积薄发
六、终身学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