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沉睡,一醒惊世——三星堆感怀
千年沉睡,一醒惊世——三星堆感怀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10-27

千年沉睡,一醒惊世

——三星堆感怀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它的被发现纯属偶然。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了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掘,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以前读李白《蜀道难》的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但对于其中的“蚕虫及鱼凫”,所知甚少。今天游览三星堆时,方对其有了一个相对形象的感知。

据导游讲,也许早在四五千年前,蚕虫与鱼凫已经创造了中国伟大的文明。

两展室里的出土文物,不仅数量多,时代远,而且形态各异,非常精美。由此可见,古蜀国的文明早已存在。

巫术文化也许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以前人们往往将其视作一种愚昧与迷信。其实,代表这一时代特征的巫术文化,有迄今人们并不了知的文明。而作为巫术文化化身的巫婆,在那个特殊时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看看世界文明史,几乎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时代,巫婆在其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扮演了文化的角色。而且,巫术与权力,有时是互为补充与相互作用的。

这一点,导游在讲的时候,只是提到巫术在那个时代的大体情形,而且将其作为一种愚昧对待,的确有点悲哀。其实,我们今天对远古了解得太少,更多的还停留在推断与假设的层面上。以前的神话,我们只是作为神话,其实,有的是虚构,而有的则有其生活的原型,只不过通过艺术创造再现出来罢了。

三星堆的出土,使四川文明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这使我们想到,此后的四川之所以人杰地灵,绝非偶然。数千年的文明推演,给这里播撒了文化的种子。从苏东坡,到郭沫若,从邓小平,到今天的一些著名作家等,说不定都因了这片土地的灵光而才有了特殊的色彩。

三星堆没有留给我们真正的文字,我们只能想象它昔日的辉煌。其实,全国这样的未被发现的远古文明绝非凤毛麟角,中国文明史的未解之处更多更神秘。而且对于三星堆的研究,迄今还没有一个被人们绝对认可的说法。

一是三星堆人来自何方?

这里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所以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二是古都何以消失?

有的研究者认为,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但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所以,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它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水患、战争、迁徙等。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三是三星堆远古时是不是世界朝圣的中心?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所以有研究者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的中心。

四是海贝是“外汇”,还是祭祀品?

出土的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

五是图案是文字还是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金杖,其上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不是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也不是象形文字。有人说,这是蜀人的“多斑彩文章”。但谁也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2006年7月4日晚于成都市瑞景商务酒店

(《行旅有道》,陶继新 著, 2015年10月第1版。)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