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享受学习(1)——《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五
怎样享受学习(1)——《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五
作者:魏书生 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1-12

怎样享受学习(1)

——《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系列之

魏书生  陶继新

陶继新:魏老师,咱们前面谈到“什么是享受学习”,“为什么要享受学习”。享受学习可以使人有如此多的获益,那么接着就引出了咱下面的这个话题,就是“怎样享受学习”。

一、以德为本

陶继新:怎样享受学习?我认为首先应当“以德为本”,如果没有道德的支撑,怎么学习都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正如一个修行的人整天诵经、吃斋、念佛,看上去好像很用功,但是一到事情上还是斤斤计较、抱怨、唠叨等等内心充满着负能量,日子过得还是一团乱麻。可见,修行如果只是在表面上不在心性上下功夫,还是没有用的。再比如,你看现在的健身养颜中心遍及城市的很多角落,可见我们大家都对健康对养生很关注,但是如果你一边去健身房锻炼着身体,到了晚上上网却上到零晨三四点钟的话,大家想想看,即使他再去健身房也是没有用的。再者,有的人脾气很大,动不动就为一点小事而大动肝火。据研究表明:生一次大气或者吵一次架,基本上会让一个月的身体锻炼泡汤。所以,关注养颜健身,而真正需要关注的却是心的健康与美丽。没有训练过的心,会让你陷入各种紊乱中。我们的心很容易被激怒、容易起伏、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我们的心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满足或者伤心。这就好像我们的享受学习,如果不在德上下功夫,最后也是无用的。如果把怎样享受学习比喻作一棵大树的话,“德”则一定是这棵大树的树根,德扎得越深、越广,学习的效果越强大、越繁茂。如果没有德这一根本,那么就算上面的树冠再漂亮、再花哨,也一定是昙花一现,无法长久。

从中国的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能够跨越古今、横贯东西,真正被世人所高度认可的人都是大德之人,同时他们也是享受学习这方面的榜样。

咱两个人都在学习《学记》,我知道您已看了很多,也都会背诵了。《学记》开头有一段话:“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所以,您看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化民成俗,这个层次太高了,远远超越己身的提升,而达至影响他人、影响社会、影响国家民族的高度。所以有大德,才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地化民成俗。当然能化民成俗的时候,也才会有一种特殊的心灵愉悦,同时他肯定是享受的、幸福的。

在如何享受学习这一话题当中,魏老师,您是怎样看待首先要以德为本的?

魏书生:“以德为本”,是的,很重要。

我刚才说了,学习分两大类,一类是做人,一类是做事。不同行业的人,虽然做着不同的事,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需要做的事,就是都要思考做人的问题。而做人的问题,最简单的思考就是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所谓的“德”就是既想自己,也想他人;所以大德就是更多的是为父母,为集体,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利他,这是德的核心。

而一个人当你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时候,你说你不等于是天天快乐了吗?为父母做事,快乐。你学习成绩上升,使父母感到很快乐,这快乐就是双倍的快乐。再多点呢,你为了集体,为了咱们这个单位,为了所有的同志们这么做事,是不是很快乐啊?你说大家都快乐了,你不是快乐的多少倍的升华吗?实际上大德也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更多的快乐。

对别人要一片好心,与人为善。能助人时且助人,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这样,别人由于你的存在而快乐,你自然也就容易笑起来。努力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就会感到学习生活天高地广,到处都是学问,都是快乐。

陶继新: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尊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剩余力量的话,就多去学习一些文献知识。所以,可以看到,孔子认为德乃为人之本,没有德的学习作前提,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都知道“助人为乐”,一般人的理解可能是,这个“乐”是因为我帮助了别人,得到了别人的表扬和赞誉,所以我很快乐。但其实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其实德的根本——“利他”是人的本性需求,是一种必须要表达的愿望。当我们在助人的时候,就是在表达这种愿望,表达了我们就快乐了,如果不能表达反而会很痛苦。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写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在1943年出版,其中谈到了人的多层次需求。他是这样说的: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在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这些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我们常说的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如果仔细看看人类进化的话,就可以发现,现代我们人类已经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上基本得到了满足,而更多的人在追求尊重需要,更有一些人正致力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然也有一些先行者已经超越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向着更广阔的人类一体化的境界迈进。

“归属与爱的需要”层次上,助人的需要就已经开始被表达出来,之上的层次中助人的需要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斯洛在他的理论中描述了“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其中有一条是:“自我实现者,对人充满爱心。自我实现者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他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他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他人着想。在自我实现者看来,他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他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助人作为人的一种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反而是痛苦的,而去助人,则是快乐的。

魏书生:古今中外真正的智者、觉者,也早就给我们昭示了这一真理。

你说释迦牟尼的职业是什么?还原他当年的职业,其实就是一个教师。佛学不是宗教是科学,释迦牟尼不是教主是教师,高僧大德都这么认为。后人给他弄成一个偶像了,变成宗教的偶像,高高在上了,其实他就是平民之中的一位有智慧的教师。佛学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啊?“离苦,得乐,转迷,成悟”。佛学的修炼过程也非常地清晰、简明、扼要:“众善奉行。”佛学的基本思想是:“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佛没在西天,不在来世,就在所有人的心中。佛学多科学啊!实际上真是这样的。

所以,释迦牟尼做的工作呢就是唤醒人的佛性,唤醒人已有的佛性。不是说人没有,他给植入的,而是人本自具有的。他只是帮助人守住守住再守住,巩固巩固再巩固,强化强化再强化,拓展拓展再拓展。日有所增,月有所累,日积月累,立地成佛,人就幸福了。人守住心中为他人带来快乐的这个佛性,守住自己自然具备的“性本善”,就守住了幸福和快乐。所有的人都有为他人带去快乐的想法,小孩子很小就愿意做一件事,就是使爸爸妈妈高兴,这样的善根就要帮助他守住。守住之后一点一点增长,能为更多的人带去快乐,他幸福了,更多的人也都这么幸福了,这个世界不就和谐了吗?

所以,释迦牟尼做的是这么一项工作。他是教师,唤醒人的佛性,帮助人守住佛性,然后他自己就快乐了。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世世代代的人都这么做,世世代代的人都快乐。他这个民办教师,没有上着编,六七十岁了只拿个碗,四面八方去化缘,佛教叫化缘,老百姓管叫要饭。但是他觉得,托钵、化缘、要饭,当这个民办教师,也比在宫殿里当王子要快乐。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呢?原因有大德,他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这么利他地思考问题,你说大家不就都幸福了。

认真研究起来,咱们孔夫子也是民办教师。他曾经当过“公务员”,后来被开除了,他也是快乐的。坐个牛车,颠颠的,土道上跑,有时候被围困,断粮……刚才您说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粗茶淡饭,席地而卧,如此窘迫,如此艰难。很多人难以承受,就指责、埋怨、生气、牢骚,不想干啦。但他说,“乐亦在其中矣”!原因是什么?有大德,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带来觉悟。他也是在唤醒人内心深处的那个仁爱之心,帮助人守住它,他做的就是这个事,所以他失去多少都不觉得是失去,反而觉得是快乐的。

苏格拉底,是西方头号圣人,实际上也是民办教师。他觉得帮助人家开悟,是无比快乐的事。半路上遇到一个年轻人,年轻人上哪里去?你知道世界的真相吗?你知道快乐的源泉吗?积极主动地给人家提供教育服务啊!你说一个老师,他热情到这个程度,他能不快乐吗?他不研究权,也不研究势,也不研究钱,说那是身外之物,只守住自己的大德,只要我能生存,我就为弘扬人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心、互助之心,去活着,这是第一位的。你说谁能让他不快乐呢?

他不想要的东西,他根本就不觉得是失去,什么高官厚禄,什么王子权贵,什么锦衣玉食,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不需要的、不想要的,当然就不存在失去什么的问题。而他想要的,只是求仁得仁。

人家问孔夫子:伯夷、叔齐他们活得怎么样?孔夫子答:求仁得仁,他们是幸福的(没有怨恨)。他们求的是仁,哥哥和弟弟相让都不愿意当那个孤竹国国君,于是都走了,离开国家了。路上遇到武王载着文王的灵牌去伐纣,他们二人上前劝诫其先安葬父亲为孝,不要以暴制暴。但武王未采纳,后伐纣成功,建立周朝。他们不齿于周王的以残暴代残暴,不愿意食周粟,在首阳山宁肯饿死。他们觉得这是求仁得仁,觉得这样幸福,一不当国君是幸福的;二为了仁义而死也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当然这个价值观有些地方值得后世推敲,但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是快乐的,他守住了他的价值观,守住了他的“德”。

您说耶稣不也是民办教师吗?耶稣他了不起在哪儿呢?他很穷,他还惦记着更多的穷人;他自己不幸,还惦记着更多的人的不幸,这是大仁爱之心。一个富人说我拿出一部分财产给人家,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在这么穷的情况下,还惦记要布施更多的人,想让更多的人守住仁爱之心,宣传平等,宣传博爱,这就更加的感人。

所以,有大德之人,守住“德”以后,实际上他真是守住了一个快乐的阵地,守住了自己的一个根本。失去多少,他都没有失去快乐。所以首先学习要先守住“德”,“德”就是处理人和他人的关系,深深地明了自己是为他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为解脱人的心灵去活着的。于是他就是失去多少,仍然是快乐的。

还有一个“感动中国”的白芳礼老人,不知道您听说过吗?

陶继新:非常了不起!

(原载于《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魏书生、陶继新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