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以对话的形式把宽基教育记录下来是源于陶老师到学校的多次采访、讲学。之后伴随着陶老师的鼓励,感受着陶老师的人格魅力,品读着陶老师,断断续续2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次对话。
与陶老师对话可以说诚惶诚恐,自己的文学功底浅薄,有时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加上对教育的肤浅理解,好在陶老师深刻的点评、前卫的思想,精辟的分析,遮掩了自己的不足。与陶老师对话的两个多月,就是读教育名家的过程,就是有视听感的读书过程。带有浓香馥郁大餐的味道,弥漫着山河湖泉城的雾气,畅所欲言,启迪感动,乐享其中。
回顾两个多月来的品读,我心中的感激也在不断堆积。感谢在我成长道路上不断给予我指点的专家和各级领导;感谢同事们为学校发展付出的辛勤努力;学习借鉴了同行们的许多成功经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这次对话我深深的感受到,是“照镜子”的过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就坚守下去,那些经不起推敲的就大胆改进或舍弃。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个“另眼”就是另一个“角度”。这是因为对“自我”正确的观察、客观的评价,并非来自自己,而常常来自他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个实践当然包括自我感觉,但更多则包括他人的评价与认可,包括世间一切客观要件当做你的“参照物”,当做你的观察坐标。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就要换位思考,就得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才能摈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不管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着精细的规划,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时间的河流里顺流而下,最后奔向大海的怀抱,在大海中获得永生。但是,奔向大海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人生展开的内容差异很大,展开的形式差异也很大。如果我们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便会发现,人人都具有“三度”,即长度、密度和高度。这“三度”的组合尽管也有着万千差异,但“三度”往往会恰如其分地融汇在一起。陶老师的经历、学识、睿智、谦和、包容、敏行、淡泊、简单是我需要一生品读的。陶老师带给我的“乐观、勤奋”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乐观的人处处可见“青草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乐观的人可在茫茫的夜空中读出星光灿烂,增强自己对生活的自信,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境,都用乐观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微笑是乐观击败悲观的有利武器。微笑着,生命才能将不利于自己的局面一点点打开。守住乐观的心境实在不易,悲观在寻常的日子里随处可以找到,而乐观则需要努力,需要智慧,才能使自己保持一种人生处处充满生机的心境,乐观使人生的路愈走愈宽。勤奋在某些时候不是一种性格,也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才能。陶老师的一篇篇报道、一部部著作、一堂堂评课、一次次演讲就是最好的例证。
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我教育工作一次难得的小结与提炼,梳理与沉淀。让我认真系统地审视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自己20余年教育工作有了深度反思。我们会一直坚持从课堂、课程、课业的层面推进学校整体的改革。这次对话给了我们以新的思考和动力,为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学校发展、家长满意,循着教育规律执着探索,不断前行。
与陶老师对话的这些文字,带有明显的口语化痕迹,理论上不严谨,内容上有重复,只是想借此机会,记录下自己的脚印,同时把那些焦虑、忧心记录下来,或许为大家提供前车之鉴。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详见《宽基教育纵横谈》,陶继新、王念强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