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小学语文教育的本源——陈琴老师素读与吟诵述评
回归小学语文教育的本源——陈琴老师素读与吟诵述评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18-06-09

回归小学语文教育的本源

——陈琴老师素读与吟诵述评

对于当今一般学校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堂教学现状,实在难以恭维。整整一个学期,语文教材只有以白话文为主的二三十篇课文,是不可能让学生学好语文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是,不少语文教师却将其视作教学内容的全部,有的语文教研员甚至说,脱离教材或超出教材的课堂教学是极端错误的。这让我想到梁启超的一个故事——有一天,梁启超碰到他的老师,非常虔诚地请教老师:“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说:“你已经是大家了,还要向我请教吗?”梁启超说:“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所以还请老师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看到学生的态度比较诚恳,就说:“如果你真要我提意见的话,我对你的文章最大的意见是,你的文章我只想读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了。你的文章不够含蓄,不耐人寻味,太白了,太浅露了。”梁启超的老师对其文章的点评,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白话文的最大特点。白话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我们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白话文绝大多数没有梁启超写得深刻,梁启超的文章尚且读一遍就不想读第二遍了,那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白话文更是不想读第二遍了。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却要根据教学大纲,教上整整一个学期。为此,就只好对本来没有多少深义的语文教材,分析过来分析过去,直到将原本一篇本来相对完整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真的担心我们的小学生因为这种没有太多内涵的白话文教材与语文教师没有意义的讲解,而失去对学习语文学习的兴趣。以致让学生在本应学好中国语言的时期,对其产生了厌倦,甚至一生都不愿意学习语文。

不过,就在我们为此忧心忡忡的时候,一些有志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教师,杀出重围,开始重组教材并颠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语文教育本色的道路。

陈琴,无疑是走在这条路上的先行者与佼佼者。

陈琴只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一本现行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其实,如果不是为了应付现在必须的考试,时间还可以再少一些。此后,她便按照自己的设想,教学她自己主编的多达十几万字的《中华经典素读本》。她将这套十二本教材分解到十二个学期,让学生全部熟读成诵。其古代经典学习量之大,不但远远超过了一般小学,就是一般初中与高中的教材也无法与其相比。

那么,有人就提出了质疑,这些经典诗文学生根本不懂,让他们背诵了到底有多大意义!其实,有没有意义,不能只看当下,更要看未来。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其中的诗文真的不知其义,可是,它却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大量经典文化的种子。种子虽然不能立即开花结果,可是,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就一定会破土而出,展现其巨大的生命力。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在《百家讲坛》中曾讲到他小时候学习语文的情况。小时候他是在大陆上的学,他认为他的那个小学老师是最了不起的。当时正置国内战争、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教室上课,就在村上小庙里上。这个小学老师第一天把国语课本发给学生时只讲了下面的话:“你们拿回去以后就开始背,不管你懂不懂,背!背了一课,到老师这里来,老师给你盖个章。”学生回去不管是躲在防空洞里还是躲在家里,天天背,拼命背。一个星期左右,一本国学课本就背完了。曾仕强所背的这些经典,当时虽然不理解,可是,随着阅历的增多,便逐渐地内化到心里了,而外化出来,就有了思想与文化的品位。

中国的国学大师,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小时候进行过大量的经典诵读。陈琴老师所教过的学生,到了中学、大学之后,都有了超越一般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的表现还特别突出。语文的功底和能力,真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而古代经典的能量往往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潜伏期,而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拥有巨大的生命能量。陈琴老师是很有责任感的老师,她认为,教孩子六年,要为他们一生的发展负责。厚积薄发,是一个生命规则。小学阶段如果不为学生积淀下丰厚的古代经典诗文,以后就不可能成就大业,也不可能一鸣惊人。有人说,你把《论语》背诵了,孔子跟你一辈子;你把《道德经》背诵了,老子跟你一辈子。陈琴老师的学生,不但背诵了《论语》与《道德经》,还背诵了其他很多国学大师的经典。可以说,他们的一生,会有一大批国学大师如影随形地跟从他们,并照亮其人生前程的。

也许有人说,这会不会由此增加学生的负担?什么是负担?很多教师照本宣科地教学现行语文教材,课堂上没有意义与味同嚼蜡之讲,让学生有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大量的没有价值的语文作业,又让学生挑灯夜战,痛苦不已。这难道不是负担?况且,学习质量异常低下,甚至由此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才是真正的负担啊!

陈琴教学的内容确实多,在一般人看来难度也非常大。可是,当你走进她的课堂上时,却会有一个始料不及的发现,孩子们个个快乐得像小王子一样,背诵那些“之乎者也”之类的古代经典时,非但不感到困难,反而有一种乐在其中的快感。

其中的奥妙何在哪里呢?

中国第一篇教育学的论著《学记》有言:“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其中有一个不被人们关注的地方就是“或失则易“,却没有“或失则难”。成人往往用成人的思维对学生施以教育,其实,孩子自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因为很多时候,在孩子们的概念里是没有难易之分,只有“多少”之分的。在大人看来,对于那些佶屈聱牙的古文,如果不能理解,是不可能会背的。可是小孩子并不是这样,他们在记忆的时候,更多是图像与形象记忆,而不是逻辑与抽象记忆。我外孙女轩轩背诵屈原的《离骚》时,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困难啊!这就是陈琴老师所说的素读,不要求太多理解,正如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为此,我曾经作过一个试验:让小朋友背诵两篇难度相当、数字一样的古代经典,一篇不但讲,而且讲得非常细,另一篇一句也不讲。结果是,未讲的背得反而快。看来,有的教师是不懂得孩子有此记忆特点的。陈琴老师之所以主张素读,就是因为她懂得小孩子的记忆特点,不是用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学生,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施行教育。

据发展心理学研究:记忆力有特殊黄金时期,小学阶段就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力最好。年龄越大,记得越慢,忘得越快;年龄越小,记得越快,忘得越慢。还是《学记》说得好:“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如果在记忆的黄金时期不让小孩子背诵经典,年龄大了之后再背诵,即使刻苦努力,也是不可能背诵更多经典的。对此,我也作过一个试验:我与一个小朋友一起背诵过一首古诗,她的速度是我的十多倍;一周之后,我已经几乎忘得一句也记不得了,可是她却还可以背诵出来。陈琴对此是很有研究的。她有一个很强的责任感,就是不希望在小孩子最应当背诵且高效的时候,而去做那些作用很小,甚至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事情。她甚至有一个“野心”,在她的手下,要走出一些国学大师。我认为,这绝非妄想,而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粒种子种下去,总是会开花结果的。古人所说的“童子功”,就是懂得了儿童记忆的规律,才让童蒙时期就大量背诵经典的。李白、苏东坡,包括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的胡适、鲁迅等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小时候有了大量经典诵读之后才成为大师的。

那么,有的教师也知道小孩子的记忆规律,也让他们背诵古代经典,可是,为什么效果远远不能与陈琴相比呢?这就是陈琴的高明之处。因为同是记忆,采用不同的记忆方式,效果也会大不相同。记忆不但有技巧,还要追根溯源。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写诗的时候,并不是像现代人一样,把诗写到纸上,或打到电脑上。而是吟唱之后,才形成文字。比如《诗经》原本有三千多首,一是存在于民间,老百姓在劳动或闲暇之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口之吟之,就成了诗歌;但并没有形成文字。二是存在于乐师那里,在祭祀、上朝等大的场合,乐师则弹曲唱诗:可那时的乐师是专职人员,而且均为盲人,也没有文字记载。孔子则对这三千多首诗逐一研究,剔除其糟粕,留存其精华,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诗经》,不但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也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孔子谓之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且,他还给这些诗谱上了乐曲。他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上也有孔子这方面的记载。可见,《诗经》正像《韶乐》一样,不但尽美矣,也尽善矣。可以说,孔子是诗经的集大成者,也是将其变成文字的第一人。此后中国古代的诗歌,也不是先有文字而后有吟唱的,而是先有吟唱而后有文字的。如李白、杜甫,以至于到了近代的柳亚子等,都是先吟唱而后成文的。写诗如此,读诗背诗亦当如是。所以,背诵经典诗词,不应当是现在的朗读法,而应当是吟唱法。而陈琴的吟唱,则打通了与古代诗人的心灵命脉,让吟诵回寻到了其诗作的本源。做任何事情,只要追寻到本源,就可以本立道生,就可以抵达快速且通达的殿堂。况且孩子们对吟唱有着特殊的兴趣,吟唱对于记忆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于是,陈琴老师的学生经过她的指导,全部学会了吟唱。并且个个孩子都是在吟唱着背诵经典诗文。所以,学习的时候,非但不痛苦,反而有一种乐此不疲的感觉。

那么,小孩子学习吟唱会不会非常困难呢?回答是否定的。我曾经多次请陈琴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主办的“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给从未学过吟唱的小学生上课,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两节课的时间,他们竟然基本上掌握了吟唱的腔调,高高兴兴地吟唱起来。

由此看来,陈琴老师的吟唱,当是孩子们学习经典的法宝。推广陈琴的吟唱法,当是学习古代经典必修的课程之一。

这让我想起了现在风起云涌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比起陈琴老师的素读与吟唱,则还多在浅层次徘徊。他们虽然将课堂还给了孩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也多能踊跃发言,而且学习的效率也比往常高了不少。可是,他们大多还是在现行教材的框架内讨论问题,所谈问题也很难深入下去。因为语文学习有一个看不见的规则,那就是必须有了大量的优质文化的积累后,讨论的时候,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相对优质的话语,不然,讨论得再热烈,也只是在低层次的语系中游动,尽管也可以考出相对不错的成绩,可是,却绝对不可能有特别大的发展潜力,也形不成极强的语文能力。

有的人甚至武断地认为,高效教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学生活跃起来了,教师已经无足轻重,水平高下不必关注了。那么,高效教学难道真的不需要教师的高素质了吗?高效教学仅仅停留在现行教材之内吗?陈琴的教学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启示,必须重组教材,必须让大量的经典走进课堂。学生之间的交流固然重要,而高品质教师的引领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一群水平一般的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只要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其中,则永远不可能抵达高品质的课堂教学境界之中。陈琴则不然,在很多时候,她也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可是,她并没有成为课堂之外的一个看客,而是一个导演。有的时候,还要成为演员,循序渐进地引导着学生,从一个高峰向另一个高峰挺进,让学生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丽。可以说,没有陈琴这样高品位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她的学生大数量的经典诵读,也不可能有他们未来更大潜力的发展空间。

看来,“名师出高徒”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改革,教师的不断发展永远是不可缺少的。教师的水平越高,学生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而陈琴在引导学生成长的时候,她也与学生一起成长。因为让学生背诵经典的时候,她自己也在背诵。于是,她的经典文化功底也越来越深。不客气地说,当今中国小学语文名师中,如陈琴拥有如此丰厚文化底蕴者,还是凤毛麟角。因此,陈琴老师不但教好了学生,她自己也有了更大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陈琴简介

陈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永兴学校语文教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被中华吟诵协会聘为吟诵教学指导老师,其独创的吟诵教学法正被众多的语文教师所效仿。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百余篇。出版了全面诠释经典教学法的个人专著《经典即人生》,主编了《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系列》丛书、中国第一套吟诵教材《我爱吟诵》(小学初·中·高级三卷)、《中华诵·经典“素读”课程系列丛书》(中华书局出版)、《汉字里的故事》等系列丛书。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探索出一套将现行教材与经典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创设了能被移植的经典“素读”课程。在新加坡及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地讲课、报告百余场,被一些教育局、学校聘为课程指导教师。她的学生经六年的经典“素读”训练后,个个都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万千言”的教学目标,《声律启蒙》《大学》《中庸》《庄子》《论语》《老子》《飞鸟集》等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名篇全都滚瓜烂熟。此外,她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吟诵法的熏陶下,熟背四百多首古诗词,被媒介誉为“百年来成功实现经典课程化教学第一人”。

(完稿于2013年10月30日。)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