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语文的白话文教学(3)
三、白话文的教法
1.超越理解。
【孙双金】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呢?我谈谈自己的思考:
第一句话,超越理解。
白话文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在理解上花大工夫,做大文章。为什么白话文要超越理解呢?其一,因为白话文的理解几乎没有什么障碍。绝大部分内容学生能读懂。教学理解的起点不再是零点、原点。理解的起点要放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五──视学生的学情而定。内容深奥的课文你教学的起点可以略低一点,语言浅显的课文你教学的起点一下子就可定到百分之九十,一两个问题课文就过去了。其二,有人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什么话呢?他认为“理解是学生的本能”。此话怎讲?食物吃到肚子里,消化是胃的本能。把书读到脑子里去,脑子理解也是大脑的本能。老师不讲,学生都会去理解。好好琢磨琢磨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当然,内容深奥,超越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白话文,教师该讲解处仍需讲解,该点拨处仍需点拨。
【陶继新】“超越理解”说得好!超越理解不是不让学生理解,相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既然他已经理解了,便不在理解上下功夫,而是到另外的地方下功夫。语文功夫都是相通的,其他方面的功夫下得大了,理解的能力也就强了。另外,虽然我们不能太高估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可是,我们也不能小看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反而是教师将学生理解了的内容再翻来覆去讲的时候,则在无意中消解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在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将未解的问题抛给学生,反而会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更加主动地自我解决问题。理解能力也是在不断地发展起来的,而发展的要义,就是自己主动积极地去理解文本,甚至对自我探究这些问题产生了兴趣。这样,理解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2.关注表达。
【孙双金】第二句话,关注表达。“超越理解”下面做什么呢?关注表达。
其一,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例如《草原》这篇文章,老舍的语言太美了,像什么,像一壶醇酒。老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把它概括为四点:第一,真情倾吐。好的语言一定是真情的倾吐,心灵的流淌。作者对草原美景的喜欢、热爱、陶醉的情感溢于言表。你听,“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第二,流畅明快。仿佛山上的泉水一般顺流而下,那么流畅,那么自然。你听,“这次我看到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语言顺流而下,是多么的流畅。第三,长短句错落有致。大师的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短句;“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长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短句。这种长短句的交替使用,显得富有变化,摇曳多姿。第四,多用联想。你看,羊群像什么?“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联想到绿毯,大花。小丘联想到什么?“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像中国画。静立的牛马联想到什么?“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语言风格是需要引导孩子品味的。当然你不必让小学生都理解到这个程度,但是要逐步渗透一点、两点,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一定是大有好处的。
经典诵读吟诵会现场
【陶继新】老舍是语言大师,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文如其人的美妙。老舍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他做人从来不装腔作势,而是本本色色。这在很多大师那里都可以寻到这个特点。因为作品的语言不管多么美,如果失去了真情,华丽则变成了矫揉造作。老舍正是因为在“缀文”时“情动而辞发”的,所以,文中无不流淌着真情之水。所以,才有了“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美丽。这真情之水,又拍打着读者的心扉,也不由得“披文以入情”。再谈您所说的“流畅明快”。语文的流畅明快,往往与作者的心境是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有的作家的语言风格也是一个原因。《草原》是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9月12日老舍在青岛山东大学一次休息时写下的。当时他在那儿租了一家平房,作为他安静写作与创作戏剧文学的地方。1961年10月13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老舍记叙了自己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可是,如果是在1966年,在其投太平湖自尽之前所写的文字,就不可能如此的明快。即使写《骆驼祥子》,尽管幽默之风随处可见,可是,明快之语却少之又少。说到老舍在这篇课文中的长短句错落有致,当是显见了这个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您是知道的,老舍的语言以自然真诚著称,“天然去雕饰”是其语言的一大特点。这里的错落有致,有些是神来之笔,自然天成,有的尽管有意为之,也不失其水到渠成之美。这就是老舍,就是这个语言艺术巨人的高明所在。最后谈谈多用联想。联想是作家多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而这篇课文联想尤其多,也尤其美。因为在那种美的环境里,作者的思想也是打开的,而且是快乐幸福的。
3.多快好省。
【孙双金】第三句话,要多快好省。我们的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课堂太多了。怎么多快好省呢?我举两个例子。
前面您常常提起的韩兴娥老师,她一本书两个星期就教完。我听过她的一堂课,上我们苏教版的三年级课文《槐乡五月》,三年级的课文,她二年级教,花了十五分钟。她怎么教的呢?第一遍把课文反复读熟;第二遍背诵你认为文章中写的精彩的句子;第三遍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槐乡五月》美在那里呢?十五分钟课文教完了,剩下来的时间她让我们听课的九个人,每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让孩子读背这些名言警句,由背这些名言警句联想到平时学过的名言警句。一堂课的容量就是这样:十五分钟一篇文章,剩下的时间读背了几十句名言警句。她重视什么?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积累,理解上就围绕一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多、快、好、省”呢?
我再举一例,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假如我是语文老师》。他说,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做两件事:“一件事,让学生大量地课外阅读;第二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其实他说的就是读和写。他说:虽然我没做过老师,但是我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作家,成长为哲学家,我认为,语文要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
【陶继新】韩兴娥老师的教学,就是多快好省的课。2005年3月10日,我第一次听韩兴娥老师的课,当时她还在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教学。她给我提供的“教材”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大部分课文开始是一段古文,后面是一段有趣的故事。韩兴娥对我说:“陶老师,这就是我们的教材,你就从里面给选篇课文吧!”我随意一翻,“就讲《鸿门宴》吧”。我想,高中课文就有这篇课文,不过,那是文言文,这是翻译成的现代文。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结果只用了12分钟时间,韩兴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呢?学生刘邦、项羽的性格特征、《鸿门宴》的基本情节和艺术特色等大都掌握了。韩兴娥又让我选一篇,我说《楚汉之争》吧!其后又选了《古诗三首》。就这样,40分钟,教学了两篇课文三首古诗,学生还当场背诵了三首古诗。
她讲得很少,但是学生却基本懂了,而且学得情趣横溢。不过,当时也有人对韩兴娥老师的这种语文教学改革持怀疑态度。韩兴娥班的家长开始也很有意见,认为不布置作业,一学期的教材内容两周就学完了,孩子能学好吗?但是一学期下来以后,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热爱读书,甚至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于是,家长不但没有意见,还为自己的孩子能跟着韩兴娥老师学习欣慰呢!我想,她的学生在初中高中的后劲会更大。
我还听过一个老教师的课,他的课堂堪称是低效无效的课堂。他一进教室门就拿着课本给我晃:“陶老师,你看《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才给我4个课时,怎么能讲完呢?”我告诉他,你还是按4个课时讲。结果,他不但每一节课都拖堂五六分钟,还讲得非常不好。坦率地说,我听得非常难受。我就问周围的学生,你们听着怎么样?他们都不敢说。好长时间,一个学生才慢悠悠地说:“他不讲我还能明白,怎么他越讲我越糊涂呢?”这并非个案,我听了很多课,好多越讲越让学生糊涂的教师一直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优美散文,如果教师点拨一下,放放优美的录音,让诵读水平好的学生读读,虽然用的时间比较少,效果却会超过这个老教师的。
我认为,课文是一种固化的文本,但是因为有作者思想的流淌,审美情趣的观照,就有了生命的灵气。现在有不少老师,是讲什么就能把什么讲“死”的高手。像上面我所说的那位老教师,我虽然只听了四节课,就感到难受之至。试想,他的学生们天天在听这样的课,不是等于天天在受心灵的摧残吗?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真的是任重而道远。但是,现在一些的教材编写者,特别是教学辅导材料的编写者,有些是受了利益驱使而推动了良心的。不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生命的成长,而是为了自己的腰包鼓起来。
作为心灵缔造者的老师,首先要有良心,要对得起孩子。要想做到这些,就要还给孩子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传递真正有价值的智慧,从而完成自己担当的历史使命。
说到读与写,不得不提到鲁迅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的时候,他的周围有一批青年左翼作家。有一天,这些青年作家问鲁迅先生,先生的文章写得这么多这么快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鲁迅先生回答很幽默——如果有秘诀可谈的话,作家的儿子都成作家了。鲁迅的儿子海婴也没有成为作家。更重要的是鲁迅下面的话:“那些作文技法之类的话语,都是骗人的鬼话!唯有多读多写。”鲁讯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写作真是没有捷径可走。
4.因文而异。
【孙双金】第四句话,因文而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文而异,因材施教。白话文怎么教,我举个例子,我最近要上苏教版的白话文,五年级的课文叫《推敲》。文章讲述的就是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对这篇文章我设定了四个目标,四个“一”:
第一个“一”,讲述一个故事。这堂课我要孩子们把推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就是化书上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训练学生讲故事。
第二个“一”,理解一首诗歌。“推敲”的故事是因为《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来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为什么要推?为什么要敲?你必须要把这个诗读懂。这首诗你不理解,我想“推”和“敲”就是无本之木。
第三个“一”,品味一段佳话。“推敲”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佳在哪里呢?为什么称它是佳话呢?假如贾岛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把他逮去关上一个晚上,还称佳话吗?贾岛这个人老出交通事故,他前面也撞过一个“市长”(京兆尹)的仪仗队——刘栖楚的仪仗队,刘栖楚把他抓去关了一晚上。这就不是佳话。韩愈这个为什么成佳话了呢?一,文人贾岛的推敲精神佳;二,贾岛坐在毛驴上的推啊敲的憨态佳;三,韩愈的姿态佳,一个市长,一个京城的市长,没有责怪人家,反而跟人家一起“推敲”;四,“韩市长”的学问佳,一个市长如果没有学问,能跟人家推敲吗?正因为这“四佳”,所以构成了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我们要引导孩子品味它佳在哪里。
第四个“一”,欣赏一种现象。什么现象呢?“推敲”的现象。“推敲”就是韩愈和贾岛创立了汉语词汇当中一个新的词语。原来没有“推敲”这个词,就是因为这件事,汉语词汇中才出现了新的词语。于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到清代到近代,各个朝代都出现了推敲的佳话。王安石为“绿”而推敲,纪晓岚、谢晋这些才子为对联而推敲,郭沫若为“你是无耻的文人”,还是“你这无耻的文人”而推敲。中国文坛产生了这种推敲的现象。所以我这堂课,教学目标设定四个: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段佳话,一种现象。想把这个课上成语文课,上成充满语文味的课,上成有语文文化的课。
【陶继新】四个“一”有两大特点:一是有创意,不是就文本教文本,而是由文生发开去。而且,所有的生发,都与课文有关,又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理解文本引向了深入。二是符合教学的内在规律。一般教师教学,往往只是在课文文本内大讲而特讲,而您不但要学生了解课文文本之义,还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这当是学习语文的要妙。它不但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认识了贾岛其人,以及今后如何为学。
在唐朝,贾岛不是下笔成文的大诗人,所写诗的数量也不太多;可是,却因其“推敲”一事而百世成名,流传至今。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写作不是马虎之事,更不能追求数量之多,而要追求质量之高,还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是谁呢,不是陆游,而是乾隆皇帝。他一生做诗3万多首,全唐诗才5万多首。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已写诗39340首,这还不包括甲辰以后写的诗。另据郑鹤声著《中国文献学概要》载,乾隆“御制诗至十余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游所不及。”乾隆活了88岁,以其寿计算,平均每天写诗3首多。看来乾隆可算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了。可是,真正流传千古的诗,一首也没有。可是,贾岛写的诗并不多,特别是这一首诗,让很多中国人欣赏不已。曹雪芹不也是终生只写了一部《红楼梦》吗?然而,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说,却成了中国小说史上一座无人超越的丰碑。这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精益求精。特别是学生,不但学习上要精益求精,在生活中也应当如此。
(原载于《情智教育十日谈》,陶继新、孙双金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