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 不虚此生——读陶继新老师《做幸福的教师》有感
不负韶华 不虚此生——读陶继新老师《做幸福的教师》有感
作者:陈桂珍        更新时间:2019-04-17

不负韶华  不虚此生

——读陶继新老师《做幸福的教师》有感

济南市天桥区泺新小学  陈桂珍


陶继新,在当今教育界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所以,人们常称他陶总、先生、学者、大家等;可我们都喜欢称呼他老师,他也总是乐呵呵地应答。他永远那样平和、儒雅,那样悠然、淡然。无论行走在风里雨里,还是阳光下阴霾中,他始终那样笃定从容,云淡风轻。

满怀着珍惜,小心地翻开老师的著作——《做幸福的教师》,从序言开始一字字读起。

“我的生命成长历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属于自己的,它有太多的普世意义;我所采访的人,有太多可以启迪他人的价值。如果将这些东西隐匿起来,我觉得对不起我所认识和不认识的人。”

读到这段话,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老师这一生,造福了多少人,惠泽了多少人!可内心的善良和大爱,却让他觉得帮不上别人,就是亏欠了人家。“仁以为己任”,经历了那么多,吃过苦,遭过罪,受过委屈,却从无丝毫抱怨,内心时刻想着的还是他人。

老师一生酷爱、并矢志践行儒家文化,他平和谦逊、豁达从容、举重若轻、神闲气定,身上自然流淌着文人气质、君子之风,让人如闻芝兰,如沐春风。他深悟儒释道三家真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今天硕果累累的他,也曾时运多舛,但他总是进亦乐,退亦乐,时刻葆有精神的愉悦与达观,从没让岁月于他的心灵刻下一丝沧桑;立己立人,达己达人,他心怀大爱,长年奔走在祖国大地上,为教育殚精竭虑,却又乐在其中。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师钟爱山,喜欢于山中悠然缓行,与自然对话,与清风为伴;禅心似月,心境安然,淡泊致远,如清水莲花一样宁静,超然。又如烛照万物的阳光,能收容每一粒尘埃,普照每一寸土地,没有阴霾,不计得失,无论宠辱。

老师以出世之心做着入世之事,记者、学者、教育专家沉甸甸的责任感,浓浓的教育情怀,使他时刻心系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幸福一直行走在大江南北,与校长对话,与教师为友,笔花四照,写下万千锦绣文章,揭示教育管理秘笈,书写众多名师风采。

老师的为人,老师的品格,老师的书香气质、大家风范,都烛照在他的文字里。他喜欢用生动的例子说话,像讲故事一样。《做幸福的教师》,书名简洁明了,如同一句叮咛,入耳入心,殷切温馨;书的内容,一样平和,带着一股温柔的力量,直抵人心。

全书共有三大板块。一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启迪老师“取法乎上”地诵读经典,指出了阅读经典的方法:中国经典,要诵读结合;外国经典,要广博多览。其中的例证,黄玉峰、王崧舟等大家阅读的成功经验,具有极强的学习借鉴意义。二是《写作的“道”与“术”》,主要讲了教师“立言”的必要性以及走向高层次写作的路径与方法。老师以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体悟为实例,具体而微地从标题的制定、语言的表达、主题的提炼、情感的投入等方面进行了阐释,真实、朴实、扎实、实在、实用。可以说,单单这一部分内容,就是一个教授学生、老师写作的很好的教科书,且比普通教科书更多了几许亲切,更多了灵性与智慧的光辉。三是《打点幸福人生》,重点讲了如何丰盈心灵世界,享受生命持续发展的幸福。这两个板块紧承前两部分,从意志的锤炼“决不放弃”,到“形成习惯”持之以恒精神的培育,再到“不断超越”的自我激励,最后达到“走近审美”的高层次精神追求,为教师,为有幸阅读到这本书者铺设了一条看得见、摸得到、能践行、有成效的走向成功之路。这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由生动具体的案例支撑,每一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

细细品读全书,你会读出一种匠心,每个主题都自然天成,不着痕迹。你会读出一种通达圆融,老师把众多特色鲜明魅力四射的名家汇聚到一起,彼此补位,遥相呼应。老师以不疾不徐的语言,从容讲述着一位位名师大家的教育故事,又“润物细无声”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融入到每一个案例中去,把自己对生命深切的关怀融入到每一位老师的经历中去。以闲适的心情阅读,随着书页的翻动,会不由自主地被老师的娓娓道来引入化境,自然而然地亲近、认识、接纳于漪、于永正等教育大家;走进王崧舟、孙双金、薛法根等名师审美的精神世界;感悟到“素读”经典、“说话接龙”等教学艺术的恰切与独到。每一个案例都如此鲜活生动,可借鉴,可模仿,给人以启发、指引与激励,让人不仅收获多种有效的读书方法、教学艺术、教育思想,还会受到名师大家精神的感召,于不经意间被搅动起满腔热血,激起发愤读书、乐于精进、不懈追求的内在动力。

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出轻松与欢笑,有人读出深刻与眼泪。老师在用心讲述别人的精彩,似乎又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读老师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感受阳光的灿烂,有一种让生命燃烧的痛快淋漓之感。非性情中人写不出这样动人心弦的文字,若非善念深种也不会对他人苦辣酸甜如此感同身受。徜徉在字里行间,会不由得感慨老师思想与学识的博大精深,感慨他对教育的体察入微,感动于他对教育的热爱和执著。对教育事业的担当在行文间熠熠生辉,没有舍我其谁的锐利锋芒,却深蕴着“俯首甘为孺子牛,愿洒热血写春秋”的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读《做幸福的教师》,让我想起空气、大地和水。老师的思想,一如空气和水,悄然渗透生活,滋养精神,让心灵平稳安放;而老师的精神,如星月朗照,指引人朝向光明那方;又如厚重的大地,承载苦难,包容苦难,生长温暖向上的力量。老师用阳光一样的正能量温暖人心;用慈爱的光华润泽世人,这光华,永远温暖在我们心里。

老师是一位日益精进的人,著作等身,为教育事业行走祖国大江南北几十载,演讲做了上千场,却依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细心关注关心听众的感受。每次演讲,他都把专门写有“语速、音量、节奏、尾音”八个字的白纸平放在桌子上,提醒自己在这几方面多多注意,尽可能地能让听者能有更温馨的感觉,更大的收获。有的时候,他还会亲自调试调音台,希望确保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自自然然、舒舒爽爽地走进每一个人心里。如果因为会场音响设备导致音效不理想,影响了听众的感受,他会遗憾自责很久,仿佛自己做了天大的错事一般。在他看来,关乎别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关乎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德至善——采访,著书,演讲,惠泽众人,老师把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爱”字,用默默的行动书写得无比丰厚、璀璨。

书的封面,是老师的照片,照片上那自心底洋溢出来的笑,让你仿佛沐浴阳光。那是去年老师在福州演讲时《新教师》的记者在其不知道的时候随机拍摄下来的。是的,没错,《做幸福的教师》,也是老师的演讲录。他引领我们,追求事业的美好,心灵的安宁,人生的圆满,俗世的幸福,却又不带半点功利。他让你感觉,活着真好,人心真善,无论苦难还是荣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李白曾说“此生不封万户侯,甘愿一识韩荆州”。我想说,此生,你一定要聆听一次老师的讲座。如果机缘不到,那就一定先读一读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在最美的时光,遇到最好的人,读到最好的书,方不负韶华,不虚此生。

(原载《教育名家》,2018年11、12期合刊。)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