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具有精神气象的文化品牌——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全阅读”扫描
锻造具有精神气象的文化品牌——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全阅读”扫描
作者:陶继新        更新时间:2020-06-11

锻造具有精神气象的文化品牌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全阅读”扫描

陶继新

 

“全民阅读”是国家战略规划,“读书为要”是部编教材的首要理念。阅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不但可以改变人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还可以升华生命境界,从而让人走向幸福的领地。所以,当人人阅读的时候,不但能优化个体生命样态,还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济南市长清区对阅读高度重视,并于2018年将“全阅读”确定为该区乡村教育振兴十大工程之一。两年来,“全阅读”不但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逐渐地向家庭与社会延伸,从而成为长清区一个摇曳着精神光芒的文化品牌。

全国各地关于阅读的报道近乎俯拾即是,那么,长清区的“全阅读”的内涵与外延有何独到之处呢?对此,长清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全阅读”项目负责人李全红作了如是的解说:

“全阅读”即“全员阅读、全程阅读、全科阅读”。它由单一的学生阅读走向教师领读、家长伴读、学生悦读的全员阅读;由放养式阅读走向跟进式序列化、科学性指导的全程阅读;由语文学科阅读走向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全科铺展的全科阅读。

显然,这是一个极其浩大而又富有意义的工程。笔者通过比较全面而深入的采访,才动手撰写这篇具有挑战性的“全阅读”文章,即使如此,也不可能将其全貌一一呈现出来。不过,某些深深烙印在心底的见闻与感受,却一直激荡着我的心扉,所以,也就有了“情动而辞发”的如下之文。

教育主管部门的谋划与行动

多年来,与长清区教体局王少辉局长“以文会友”,常常感动于他的教育情怀与读书情结,所以,对他又多了一份敬佩之情。而从“全阅读”的发起与推进之中,他与教体局前瞻性的眼光与战略谋划,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设立专项资金与成立项目组

要想让“全阅读”在全区尤其是乡村学校落地生根,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有资金支持,二是要有专门人员具体负责。

据宣传科张庆江科长介绍,长清区教体局为此设立了专项资金,免费为全区师生购买图书。同时,专门成立了由区教研室具体牵头,教研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李全红任负责人,吸纳学校优秀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全阅读”项目组,全面调度推进项目的实施。

有了资金,有了项目组,很快,长清区教体局便相继为全区17所初中的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按照最大班额配置了8本经典图书,为全区83所小学的学生按照最大班额配置了36本经典图书,作为中小学阶段的必读书目。

众所周知,经典是大浪淘沙,时光流逝,仍然定格在有思想与文化的人心中的精神产品,这些精神产品不管经历多少的岁月,永远闪耀着精神的光芒,影响着广大读者的生命成长。

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不但是长身体的时候,而且特别需要精神与文化的滋养;经典,恰恰能为他们的生命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食粮,从而让他们从小就打上优质文化与高尚品格的精神底色。

为了从浩如烟海的书中优中选优,“全阅读”项目组的“审定”工作的量与难度可想而知。整整一个暑假,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几乎都泡在书海之中。他们不但要选出真正意义上的经典,而且所选内容还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拼命三郎”的日夜“奋战”初见成果,很快,他们精心挑选的这批经典图书便从书店购来走进了学校,成为师生争相阅读的佳品。

二、开辟“全阅读朗读电台”

据教体局王少辉局长讲,“全阅读”开展得好坏,对全区教育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这一重任的项目组不辱使命,不但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之中,而且不断创新,以各种各样的载体让“全阅读”更加深入人心。

2018年寒假期间,教师和学生已经放假在家。项目组认为,这恰恰是师生阅读的黄金时段。为此,项目组在教体局微信公众号里开辟了“全阅读朗读电台”,分“朗读”“亲子”“荐读”“主题”“思悟”五个栏目,每天推送一篇有声朗读作品。

项目组负责人李全红就成了这个“电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尚无专门的录音设备,她就用两个手机,一个放音乐,一个录音合成,读了一篇老舍先生的《过年》,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

项目组其他成员随后相继“下水”,从这一“电台”播出的经典作品,在全区师生中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并在“随风潜入夜”中,走进了更多听众的心里。于是,阅读的热情,在更大的教育“领地”被点燃。

春节刚过,李全红突发奇想,何不邀请王局长在“电台”上朗读一篇作品呢?

当她将这一想法告诉王局长后,他极其爽快而又高兴地答应下来,而且随后自己制作了“节目”,于是,他所朗读的林清玄的散文《月到天心》,很快在“电台”播出。其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将这篇作品的内在底蕴渲染得淋漓尽致。

王局长这一“节目”的播出点击率之高与留言之多超乎想象,不但中小学校的校长与师生争先恐后地参加进来,而且局机关工作人员、进修学校教师、特教学校师生、驻区大学教授、政府部门领导也相继客串“主播”。到目前为止,全阅读电台已发布一百余期,单篇最高点击率7600余次,合计点击率10万余次。受众的数量在与日俱增的同时,阅读经典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于是,项目组邮箱里天天都会收到来自各个层面人士发来的朗读音频,“电台”初播时的一位后台编辑越来越无法“招架”,到现在,虽然增至三个后台编辑,依然是忙得不亦乐乎。可是,他们一直是累并快乐着,因为在制作这些节目的时候,他们不但有了先听为快的美妙,而且也在天天的听读中,拥有了越来越丰厚的经典文化的积累,越来越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姿态。

三、评选“十大读书人物”和先进单位

“全阅读”整体推进活动中,有些“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不但自身通过阅读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能量,而且也影响其他人投入阅读之中,从而让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精神在他们身上闪射出了特殊的光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身边的榜样更具影响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正是因为他们深情地触摸到了经典之中的精神之魂,才让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了高贵灵魂的美好歌唱。

王局长认为,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如此高贵的灵魂,去唤醒更多人的灵魂,让他们的精神殿堂里,也弹奏出壮美而崇高的乐章?

他想到了评选长清区“十大读书人物”,通过这些沐浴在书香中的人的生命超越,来唤醒刚刚或者尚未感受读书之美的人的灵魂。于是,长清区教体局下发了《评选长清区“十大读书人物”的通知》。

通过由下到上的申报与层层筛选,长清区“十大读书人物”于2019年10月揭晓。在区教体局隆重召开的颁奖仪式上,教育局领导向他们颁发了获奖证书,让他们各自发表了获奖感言,让与会者听得热血沸腾。后来又通过“全阅读”“电台”播报,走向全区各个校区乃至千家万户。

随后,更大的读书热潮,便在长清区更多的教育范围掀卷起来。某些单位群体共进式的阅读,也在不断亮剑之时,传递出有益的经验。于是,教体局决定,评选“全阅读”推进先进单位,隆重颁奖并授予奖牌。于是,这又把以学校等为单位形式的阅读,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长清区教体局如此扎扎实实而又大张旗鼓地推进“全阅读”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阅读之美。即使在喧嚣的时空里,如果漫步于书海之中,也往往可以走进不知时光之流逝、日月之运行的美妙世界里,享受读书所赐予的精神营养,并让生命从此不再平庸。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生命潜能,可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湎于烦琐的事务、没有意义的消遣之中,生命休说更好的发展,甚至有可能走向低迷,乃至终身一事无成。这不但辜负父母赐予自己的生命,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而通过读书,让生命飞扬起来,无异于重塑自己的灵魂,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全阅读”推向社会

“全阅读”在长清区整个教育界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喜报频传的时候,教体局又将“全阅读”推展到了社会上。王局长认为,阅读是教育人的份内之事,不管做得如何风生水起,都应是在情理之中。同时,阅读也是一个民生工程,教育界人士在“全阅读”的路上阔步前行的时候,还应当在全民阅读上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教体局与相关的六部门联手,在长清区电视台做了一场“全阅读”展示会。这让全区教育界以及教育界之外的人们纷纷关注并走进了“全阅读”,并由此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2019年4月18日《济南日报》在头版头条对“全阅读”进行了报道,济南市教育局信息网、济南市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也相继对“全阅读”进行了专访与报道。

2019年上半年,区教体局又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了原创绘本的创作活动。活动历时5个月,包含1所大学、4所初中、27所小学参加了这个活动,三百余本作品获奖。活动结束后,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同时,将从50本优秀绘本里面优中选优,在山艺和中少社的专家指导下,出版一本或几本学生自己的书,由“读书”向“写书”迈进!

王少辉局长充满信心地对笔者说,书出版后,将在全国大小书店与网络上销售,而长清的“全阅读”,也会由此从长清走向山东省和全国,并产生更大的影响。

每一个生命都不应当在平庸的怪圈里盘旋与徘徊,而应当通过读书为自己不断地积累生命的能量,从而造就一个幸福的人生。而当更多的人因拥有文化而走向幸福之路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渲染出更加绚丽的精神气象。

学校在“全阅读”中各美其美

“全阅读”在区域推进的同时,城乡各学校也因地因校制宜,在读书系列化、常态化的同时,各美其美,绽放出了缤纷万象的美丽风景。

一、将《中国民间故事》阅读引向深入

早在2011年,长清区实验小学就已开始构建整本书阅读课程,并总结出了读前推荐、读中推进、读后启智三种课型。在到这所学校采访的时候,教科室副主任董丽芬谈及此事,自豪与幸福还洋溢在她的脸上。作为区“全阅读”项目组核心成员,除了作好本校“全阅读”工作之外,还需要在李全红主任的带领下,与项目组的全体成员一起构建一个资源库。其中不但要有以前总结出来的三种课型,还要有阅读一本书的活动设计、问题清单以及微课等,从而为学校进行“全阅读”提供借鉴。

各个学校从中大大受益的同时,也并非将这些总体的设计全然“拿来”,因为在面对不同文体的读本和城乡各异的学生,不能千篇一律,而应当各有千秋。比如长清区实验小学的《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就有了属于这个学校的独特个性。尽管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已经讲过如何读这类书,可孩子们对民间故事的概念并不清晰。为此,学校专门进行了一个阅读前测,借此了解学生读书的起点。结果,学生认为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概念,而对民间故事里边的一些人物知之甚少,除了教材上的牛郎、织女和海力布之外,对其他人物几乎一无所知。

尽管如此,由于民间故事多有丰富的想象,有情趣横溢的故事情节,所以,孩子们对阅读这类书还是很感兴趣。

当然,不能让学生止步于情趣这一个层面,还要在这个起点上继续推进。为此,老师们便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故事中所寄托着的当时劳动人民心中的美好期盼。因为当时很多百姓生活贫苦,科技又不发达,老百姓的愿望很难实现,只好通过丰富的想象,去感知心中那份美好的愿望。

有了这一层次的认知,学生继续阅读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感悟,他们发现,这些几千年前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显然,学生的认知有了一定的升华。

老师并没有就此而止,而是继续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除了传统美德之外还有什么发现?

于是,学生的探索兴趣再一次被撩拨起来,不但认真阅读文本,而且有了新的思考与发现——这故事里面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龙的故事?为此,他们就去研究与探讨中国的龙文化。为什么好多故事里边常常出现“三”和“七”这些数字?为此,他们就又研究这些数字元素。其他诸如民族的习俗和传统等,都被学生们研读出来。于是,他们将这些作为小课题去研究,显然,他们的阅读已经开始向比较深的层次进军。

孩子们不但对《中国民间故事》产生了浓郁的兴趣,而且还产生了搜集身边民间故事的欲望。于是,他们走到孝里镇,到老人那里采访与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惊喜地发现,民间故事千古流传,迄今为人们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还以文化的形态深深地“化”在了人们的心里,以至造就了当地的民风,形成了当地的文化。“孝里”这个名字就是由《郭巨埋子》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而孝文化,也成了孝里镇一个文化名片。

当孩子们将这些研究与发现以小课题的形式汇报的时候,家长们非常震惊,怎么也没有想到,小小孩子,竟然研究得如此之深,让他们不由得生起自愧不如的感叹。

由此观之,对于学生来说,“全阅读”还不只是一读了之,有的时候还要在读中研究,在研究中走向民间,从而在继续研究中形成课题与成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阅读与研究兴趣越来越浓,收获越来越大,优质而又快速的成长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妙。

二、“学科融合式”阅读绽放异彩

凤凰路小学在全学科阅读的研究中,将阅读课程化,逐步探索出了很有创意的“学科融合式”阅读,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兴趣。

据学校教导处主任、“全阅读”项目组成员马宪军讲,在2019年上半年举行的济南市数学益智课堂比赛中,王进老师因其匠心独运的学科融合之妙,荣获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于当年7月,他代表济南市参加的于兰州举行的全国益智课堂比赛中,所执教的《玩转华容道》一课,因其扎实深厚的数学功夫与学科的巧妙融合,赢得了中国科学院益智课题组的专家的一致认可。

成绩如此之好,当与“学科融合式”阅读有着内在的联系。在2018年开学之初,数学组的老师就选定了几本必读和选读书目,人文类书籍《三国演义》便是其中一本。所以,全组老师对《华容道》的整个情节与人物形象以及内在的意义已经了然于心。为了讲好这节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再次认真研读,并为王进老师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而王进老师本人,此前就对《华容道》及很多历史典籍颇有兴趣与大量研读。所以,在讲课的时候,他如探囊取物般将故事中的人物“拿来”,与益智课堂《华容道》进行嫁接与融合,从而在探究人物的过程中,完成了思维的碰撞,将一节原本是逻辑思维的数学课,折射出了哲学与文学的亮光。而当现场听课者对他由衷赞扬的时候,也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全阅读”的无穷魅力。

科学教师葛鹏于2019年上半年带领教研组和孩子们一起研读《细菌历险记》时,也因“学科融合式”阅读绽放出了异彩。他们将书中的故事编写成课本剧,让学生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饶有兴趣地加深了对细菌的认识。这一课本剧还被搬上了长清区电视台,让更多的受众感叹于《细菌历险记》的精彩。如果说对这一课的研读让他斩获成功的话,而持之以恒的立足学科多读多写,尤其是“学科融合式”阅读的深层次探究,则让他的业务水平不断地驶向“更上一层楼”的境界。2018年,他荣获了省优课;2019年,他又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合作导师。

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有成为名师与获取更大成功的可能,只不过有的时候,因为没有相应的平台而难以异军突起。荀子说得好:“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正是假于“全阅读”这个成就生命之“物”,才有了更多教师的快速成长,从而让自己有了一个更加富有意义的生命前程。

三、让农村娃走进朗读的天地里

“全阅读”在城区畅行无阻的时候,在偏远的乡村,是不是照样“深得民心”?

笔者采访的双泉镇中心小学,就是全区规模最小、人数最少的一所街镇层面的农村小学,2019年学生总共165人,2020年162人,教师总共12人,而学生家长,也多是外出打工者,他们也无暇关注孩子的阅读。

如果说“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话,“全阅读”则没有过不去的“关”。

学校在学习城区名校“全阅读”经验的时候,并没有全盘照单收下,而是立足于“农村小规模化学校”的校情和学情,研制出了“一二三”全阅读模式。所谓“一”,就是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开启了一个线上朗读平台,让这些农村娃朗读的成果在上面展现出来。起初,开展的是“共享·倾听”朗读者招募活动,仅半个月之内,就推出了12期朗读作品。当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在这个平台上展播出来的时候,全校学生都在屏息静听,休说展播者,就是听读者,也都激动万分。从第1期的初露锋芒,到第12期的最后一“播”,无不让这些乡村孩子激动与惊喜。看来,这些被不少人认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农村娃,原来也有如此之高的朗读水平。

寒假将至,为了不让孩子们已经被燃烧起来的朗读热情因离校而熄灭,学校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学生放寒假,朗读、阅读不能放假”的理念,开启了一个“共享·倾听”朗读者寒假特别企划,并于2019年2月,开始了“全阅读·全学科立体朗读”的探索。同时,与时令结合起来,做了一个“全阅读·全学科立体朗读”第一篇章“我们和春天有个约会”的策划,开辟了校长领读、亲子阅读、生生阅读、和师生阅读四个栏目。于是,寒假与春季开学之初,他们又一次将朗读推向了高潮。

如果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的话,那么,对于双泉镇中心小学来说,更是丰收在望。在开展的“全阅读·最忆金秋”活动上,学校将学生通过阅读所感悟到的内容,通过有声媒介发表出来,从而让远在他乡的父母,及时听到了孩子幸福成长的声响。有的家长即使累得筋疲力尽,但当听到孩子的声音时,一股幸福的暖流便顷刻溢满心怀。

2019年10月,这所小学负责承办了长清区首届教育教学学术年会“全阅读”专场,19位学生共同排演了童话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此后,又参加了“长清区第四届悦读沙龙暨出彩读书郎”展演活动。

据教导主任郝馨馨讲,这个童话剧中的几个小故事,都来自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在演出的过程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坚毅与集体主义精神,也让大人感慨万端。所以,在演出的时候,所有的受众观众都被深深的震撼了。

四、“读”“说”“写”“画”“演”演绎精彩

“全阅读”在地处乡村的马山中心小学开展得热火朝天而又富有个性,孩子们不但走进了“读”的世界里,“说”“写”“画”“演”也演绎出了别样的精彩。

“读”:三至六年级在初读一本书和做好“日积月累”的同时,学校又组织全体学生利用晨读和午间时间,依托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平台,开展了“小小朗读者”活动。为此,学校发布了“悦读之声”招募令,并设置了中文朗读、英文朗读、亲子阅读、荐读四个栏目。全校师生热情高涨,纷纷投稿。仅2018年第一学期,就以公众号的形式向外推送优秀朗读稿件29篇,其中还有两篇被长清区教体局采用。“济南市长清区第二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暨区教育和体育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活动”在长清区电视台录播节目中,学校的《悦读之路》节目参加了录制。录制当天,27名小演员在教师团队的带领下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精彩瞬间。

“说”: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展的“我给妈妈讲故事”活动(或“我给某某讲故事”)中,孩子们所荡漾出来的美妙的童音,让听者不由得入情入景,情不自禁地走进故事世界里。而小孩子的成功之说,在得到众多赞许的同时,自信心与自豪感也与其快乐的心一起飞扬起来。在三至六年级开展“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活动、“故事情节复述”评比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读得有声有色,而且其感情也随着故事的情节起伏而跳跃,从而将所有的听众也带进了那个感悟丰沛的天地里。

“写”:在三至六年级开展“读后感征集”、“改写、扩写创意大赛”评比活动中,让人们惊喜地感受到“小荷才露尖尖角”那种纯真的内容之美,童趣流溢的语言之真。这让笔者不由得想起了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其内涵何其深远,又多么富有意义。

2019年世界读书日,他们作为全区唯一入选的农村中心小学参加了区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录制之后,孩子们兴奋异常。学校趁热打铁,让他们以“我上电视了”为题目写一下感受。笔者在读这些感受作文的时候,常常被孩子们彼时彼地彼景中所流泻出来的真情实感所感动,甚至某些语言也在荡漾着童趣的时候,有了生动形象的呈现。学校将这些作文陆续发到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之后,又推送到教体局的微信公众号上。这些作文的不断“发表”,再一次激发了学生读书与写作的热情。于是,读与写,就成了孩子们不驱而动的内在需求以至乐此不疲的审美追求。

“画”: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画家,虽然说得有点夸张,可却道出了孩子在绘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往往通过自己的想象,在大脑中搭建成属于孩子的审美意象,所以,当这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地挥洒出各种各样的让大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图案的时候,就流淌出了独具的童真与童趣。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学校充分发挥美术学科教师的特长,引导一至六年级学生利用画连环画、插图、场景、手抄报、阅读小报等,让孩子们绘出一幅幅奇妙的图画,很多时候,他们还会将读书的感悟与想象“道法自然”地融入其间,让老师们在欣赏之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的称赞。

“演”:学校组织全科教师参与其中,指导一至六年级学生演书本剧、小片段、小故事等。大家知道,表演与读书的不同在于,一是它在尊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进行二度创作;二是它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乃至是一门综合艺术。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开始的时候,表演者心理会有些紧张,但演得多了,紧张就会逐渐消除;演得好了,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同时,由于表演大部分不是独演,所以,学生在演好自己的时候,还要关注同时出场的其他“演员”,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了与人合作。

马山中心小学因在“全阅读”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被区教体局评为“全阅读”推进先进单位,教导主任赵鑫妍被评为“长清区2018年度读书人物”。更重要的是,读书不但让师生形成了习惯,甚至升华到了以读为美的境界。而丰富的阅读形式,又让阅读变得更加可爱与富有张力。

五、在层层诱导中让学生读透《鼹鼠的月亮河》

喜欢读书,特别是有故事情节的书,这是儿童的天性。遗憾的是,有的老师不但没有让这种天性挥洒出来,还在无意之中让孩子的读书情趣渐行渐远。乐天小学则不然,他们不但懂得这种天性的无比可贵,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孩子读书的热情,让书香点亮了他们的童年。

教学生涯只有两年半的语文老师李蕊自己喜欢读书,并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也乐此不疲地走进了阅读之中。

“全阅读”走进这个全是打工子女的学校的时候,李老师原想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愿望也终于梦想成真。

“全阅读”为孩子们提供的书籍中,有一本《鼹鼠的月亮河》。李老师刚一阅读,就“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书里无处不在的童趣,将她也拉回到了美好的童年。如此富有妙趣的童书,孩子们读起来定会投入其中而欲罢不能。

可是,仅仅将书推荐给孩子们,却未必能够起到理想的效果,为此,还要谋划一番,她决定运用层层诱导之法,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书中。

首先是通过“荐读”让孩子的阅读之芽萌发。她把“全阅读”资源库里面的阅读推荐课稍作整合之后,便向学生打出了她那富有吸引力的“广告”宣传——展示精美的封面,让学生先入为主,随后对书中的某些精彩片断予以形象的描述,撩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其次,在班里“轰轰烈烈”地举办了一场“书中推进会”,通过精心策划的“助读单”让孩子们进行交流。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进入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地步,所以,此后的读书,无需教师督促,孩子们已经兴高采烈地徜徉于书中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看来,读而不思是无法进入深层阅读区的。为此,李老师从书中提取了四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书中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的孩子,这个时候的思维也飞扬起来,而彼此的交流,又让“思”在各自的大脑中流动起来。

在抛出“米加和朋友们之间的友情、鼹鼠一家之间的亲情”两个主题之时,为了让孩子们跟着主人公去历险、去淘气、去思索,她还专门发布了“演员招募令”,让读出味道的孩子们应招而依次选择书中的角色,出演了“月亮河小剧场——米加回到月亮河”。同时,围绕着另外两个主题,设计一系列的话题,举办“读书交流会”。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米加这个人物更加鲜活地呈现出来。

读到深处,演到妙处,自然会有更多的感想与感悟,为此,李老师又针对《鼹鼠的月亮河》设计了一个孩子们可以选择的延伸,比如:为这本书里的一个你喜欢的人写个自传;写一首关于你的梦想的小诗句;给作者王一梅老师写一封你想说的话;化身小记者,采访一下身边实现了梦想的人等。

学生所写的作文给了李老师一个巨大的惊喜,他们的想象远远超过了大人的想象,“情动而辞发”之后的语言,也比往常更加自然与舒畅。这给李老师以启示,为了让孩子们读好读透一本书,可以设计更多更灵活的形式,让书中的人物不但活跃在书中,也活跃在小读书者的心里,从而让他们更加热爱读书,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并由此爱上写作。

初战告捷之后,李老师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打动心灵系列的《野葡萄》《丛林故事》《怪老头》《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中,就在笔者采访的时候,她又与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米小圈,不但读,而且还通过喜马拉雅听。同时,她还利用李维新的e积分,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个人读书的排行榜,从而让读书走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以至到了不读不行、一读就“疯”的地步。

读书改变的还不只是阅读的兴趣与写作水平的提升,还有孩子们的生命状态。一个个从农村走来的孩子,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即使说起话来,也拥有了此前不曾有的“文”味。而当孩子们从小爱上读书之后,不但能提升其学习成绩,还会让其未来的生命更加精彩与富有情趣。

六、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全的精神生命

如果说“全阅读”可以畅通无阻地走进全区健全孩子的心灵世界的话,那么,打开智力障碍、脑瘫和自闭症孩子的阅读的大门就会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样几无可能。

可长清区唯一招收这类孩子的特殊学校的孩子,却在老师的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下,有的还在“全阅读”的阵营里演绎了传奇。

这所学校自2010年开始转型招收智力障碍、脑瘫和自闭症孩子;从2016年开始,所招收的孩子残疾程度愈来愈重。如何对这些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则成为老师们研究的一个课题与难题。

他们曾在全区的残疾孩子的家长会上立下了铮铮誓言:“家长交给我们一个残障孩子,我们一起还他一个健全的人生!”誓言易立,实现则难乎其难。譬如要教会他们认识一个字母或一个音节,依然是比登天还难。拼音教学的搁浅,意味着学词识字的受阻。就在他们上下而求索的时候,“全阅读”犹如及时雨一般地“下”到了这所学校,让他们找到了解决难题的答案。

在这些孩子们背诵“全阅读”书目中提供的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的时候,他们读书识字的兴趣大门被打开了。比如老师耳传口诵中,让孩子们背诵了富有节奏感的《三字经》。当“人之初”等文字出示在黑板、PPT或课本上的时候,他们再认字时,就会比不会背诵的时候快了无数倍。而且,这种学词识字法,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得兴趣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学词识字的教学,不再是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而是变成了可以抵达的绿洲。

于是,“全阅读”盘活了学校的语文教学,变革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全阅读”又从课堂走向课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阅读赋予这些残障孩子一个美好的书香童年。比如全校师生“同在蓝天下,共享书香气”的活动,便让这群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学校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特点,在低年级中以“绘本阅读,儿童诵读”的方式为主,中年级以“唐诗宋词,沐浴书香”为主,高年级以“国学经典,诵读启智”为主,开展起了经典诵读活动。

每天上午8点预备铃一响,孩子们便全部集中在三楼教学楼的走廊里。一天一名老师领读,一周教给孩子一首经典诗词。这成了学校一道奇妙的精神风景线,也奏响了孩子们心灵的美好乐章。

慢慢地,孩子们由不想读不会读,变得想读和会读了,甚至有的感到诵读经典是一种心向往之的美妙之事。

兰光月同学,便从中享受到了诵读之美。她不但与同学们一起诵读经典,还在课间、午休等时间,去找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田素贞老师,请求她指导自己更好更多地诵读经典。田老师心想,何不和她一起朗诵一首自己所写的洋溢着师生情谊的现代诗《与你牵手,是一种幸福》呢?

李全红主任第一次听她们二人一人一段的朗读,就被深深地感动了,她眼含热泪地建议她们师生两人参加区里的展演活动。在展演中,这个节目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兰光月这个孩子的形象与名字,和她的精神一样,定格在了很多师生的心里。

笔者在去长清采访的时候,田素贞老师带来了兰光月同学,并现场为我朗读了《与你牵手,是一种幸福》。

老师对学生的深爱,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与感激,和谐着这首诗的节奏,敲击着我感情奔涌的心海。是的,兰光月身体是残疾了,可她的精神却是健全的。是“全阅读”让她有了生命的再生,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童年。

据田老师讲,尽管兰光月是全校认字最多的学生,可是在朗读这首诗之初,还是有不少不认识的字横亘在她的面前。但田老师不放弃,兰光月不气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直到全部背过,全部认得。

无疑,上天没有给兰光月以本应有的认知能力,可她的老师们却非要逆“天”而行,去开启隐藏在她生命深处的潜能。尽管她现在与一般健全孩子还有一定的差距,可是,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更好的“发展”与“高潮”,以至让生命绽放出属于她的独特之美。

其实,笔者上面所讲述的故事,只是长清区有关“全阅读”的众多故事中的一部分,其他学校也有精彩纷呈之妙。

比如石麟小学致力于整本书阅读与习作的融通;乐天小学的“123阅读工程”;孝里八一希望小学倡导“全读写”;万德中心小学的“阅读泉城,你我同行”;张夏街道青北回民小学韦冠男老师的“1+2+4+X特色读写”模式等,都自有精妙之处。只是囿于篇幅,很多学校的“故事”为本文所遗漏;在深感遗憾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走进长清区,到更多的学校去聆听那朗朗的读书声,去感受因读而让生命产生飞跃的奇迹。它会让你在感叹于不虚此行的同时,走进情有独钟于读书的美妙世界里。

“全阅读”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沐浴书香

“全阅读”走进教师与学生的时候,一些家长“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的孩子因为爱上读书,生命已经有了别样的风采。于是,他们在思考,不能仅做孩子的家长,还应当与孩子“以文会友”,通过文化,在搭建起与孩子心灵桥梁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进一步地丰盈起来。

有这种“回首”与思考者不只是城区家长,不少乡村学生的家长也应声而动,走进了与孩子共读的世界里。

双泉镇龙湾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一般人看来,亲子阅读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可是,现代信息技术却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有了通过电话或视频交流读书体会的可能。

据教导主任张松讲,有些家长为了与孩子在一起读书,辞掉薪水较高的工作回家陪孩子读书,而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李红辰同学的妈妈尚甜甜,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典型。

以前,她与孩子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与孩子的交流少得可怜,更遑论互相谈论读书的感想了。可“全阅读”开展以来,李红辰同学几乎天天给她打去电话,兴奋地讲他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等。她在高兴不已的同时,觉得自己有点落伍。为此,她就买了孩子在读的书,白天只要有点空闲时间,就马上读起书来,以便晚上与孩子有共同的交流话题。尽管不能和孩子在一起,可因为有了这种读书的交流,心里比往常踏实了很多。

一天,张松要她作为家长代表参加区里召开的“全阅读”采访活动,在接受采访之后,又听了记者对乐天小学一位家长陪孩子读书的采访。回到家里,她觉得自己在陪孩子读书方面做得太少。当天晚上,她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为了让孩子在最需要父母陪伴读书的时候不再寂寞,她在2019年春节之后断然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好好陪儿子读书。但是,她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必须通过打工养活家人。为此,她在张老师的介绍下,在学校幼儿园里当起了保育员。在外地打工的时候,一天就有200元的收入,现在一个月才能领到800元的工资。尽管生活变得比以前拮据了,可她的心却安了家。因为每天晚上,能和孩子偎依在一起读书,共谈心得体会了。看着孩子越来越爱读书,几乎两天就读完一本时,她打心眼里高兴。为了与儿子同步而读,中午回家她都要带着书,即使有几分钟的空闲时间,她都会捧起书来阅读。

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两个人的文化积累也越来越多。儿子的语言表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来在说话与写作时往往为没有好词妙句而苦恼的他,现在说话和写作的时候,很多成语信手拈来,不少妙语不经意间脱口而出。他的奶奶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说的那些文绉绉的话,我越来越听不懂了。”最近,孩子又在背诵《论语》,妈妈也跟着背。她惊喜地发现,自己也在发展,她这个保育员已经在教幼儿园的孩子背诵《论语》了,尽管这些小孩子对其中的意思不一定了解,可他们的记忆力却远远超过了大人,尤其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背诵,孩子们非但没有任何压力,反而乐在其中。专家称,这种“素读”会在无形中为孩子埋下一颗经典文化的种子,到了某一个生命节点上,就会破土而出,甚至长成参天大树。其实,中国很多国学大师、文学大家,都是在小的时候有了经典文化的“童子功”,才有了未来超越常人的名家风范的。

为此,尚甜甜在教孩子们背诵《论语》的时候,心里真的越来越甜了。

何止于甜在她当下的心里,还会在她及其儿子未来的心里继续甜美下去。

乐天小学刘鑫泽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妈妈在家里专门为他布置了一个图书角,现在已经有了满满两大书架的书了。每天放学回家,他只要一写完作业,就会很快走进图书角,快乐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那么,身在农村的刘鑫泽的妈妈为什么这么关注儿子的阅读呢?

她说,这缘于李蕊老师邀请家长参加的一次读书会。其实,这个妈妈也知道读书比较重要,可是,她在会上提出了一个疑问:读书应当因人而宜,大人应当读大人的书,孩子应当读孩子的书,为什么大人还要读孩子读的书呢?李老师笑了,对她说:“我们推荐给孩子读的书都是特别好的书,大人读了,也会受益良多。再说,家长与孩子共读了一本书,在交流的时候,就会有共同的语言,还会密切与孩子的关系。以后再交流的时候,就不只谈些吃了什么东西,穿了什么衣服,看了什么电视,玩了什么游戏等,而是交流读书的感想与体会。这样,孩子就会爱上读书,这不但会提高他的语文学习成绩,还会对他一生的发展大有好处。”

这一席话,让她茅塞顿开。

从那天以后,孩子回家一做完作业,母子两个就一起全神贯注地读起书来;或妈妈,或孩子有了读书的感悟,还会情不自禁地邀请对方聊上一番。渐渐地,这种读书与聊天,成了母子两人最有意义的事情。

原先母子尽管还算和谐,可是,彼此说话很少,有时尽管说话,也未必多么投机;可现在完全不同了,两个人不但越读越有兴趣与感悟,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她甚至说我们两个人,他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了。

采访结束之后,母子两个高高兴兴地牵着手走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的心里顿时涌动起无限的感慨——当今一些家长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总是对父母的话爱听不听,甚至心生抵触之情。而孩子在这个时段,与父母的感情维系,是滋养其生命成长的必备营养。如果长期缺失,不但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对其未来的生命成长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家长为此心生烦恼以至“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如果也像“全阅读”所倡导的亲子共读那样,是不是同样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采访结束的时候,区教体局宣传科郭瑞伟略带遗憾地对笔者说:“时间受限,今天采访到的只是全区众多家长中的两个代表,如果以后再有时间,希望你能走进更多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孩子的家长那里,你会发现,‘全阅读’让多少个家庭旧貌换了新颜。”

当更多的家长与孩子同沐书香的时候,书香之气也自然会弥漫到社会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还有了“化民成俗”的巨大意义。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读书的时候,书中高尚的思想与优雅的语言会不知不觉地走进读者的心里,从而将其文而“化”之。所有参与“全阅读”者,因读书“化”了自己,而越来越有品格与文化者,也自然而然地“化”着他人,以至“化”着社会。

(原载于《教育名家》,2020年5期。

陶继新文集
陶继新文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15036898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
回到顶部